墙东有隙地,荆菅瓦砾积。
俯首荷耰锄,得此五弓辟。
南邻有丽春,纷纷间朱白。
乞分五色种,剪缕比纨帛。
初日照殷红,残霞映浮碧。
闲时列酒茗,坐卧兼枕席。
遂可忘穷年,岂止破萧摵。
三更持烛游,早起独吟惜。
今年姑小试,纷然满篱格。
来春扩西偏,烂漫补墙缺。
回想今春花,吟诗又陈迹。
墙东有隙地,荆菅瓦砾积。
俯首荷耰锄,得此五弓辟。
南邻有丽春,纷纷间朱白。
乞分五色种,剪缕比纨帛。
初日照殷红,残霞映浮碧。
闲时列酒茗,坐卧兼枕席。
遂可忘穷年,岂止破萧摵。
三更持烛游,早起独吟惜。
今年姑小试,纷然满篱格。
来春扩西偏,烂漫补墙缺。
回想今春花,吟诗又陈迹。
这首清代诗人管棆的《荒斋(其三)》描绘了一幅朴素而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墙东有隙地,荆菅瓦砾积”展现了荒僻的居所环境,杂草丛生,瓦砾堆积,透露出一种简朴和荒凉的气息。接下来,“俯首荷耰锄,得此五弓辟”描述了诗人亲自劳作,开辟出一小片土地的场景,充满了辛勤与满足。
“南邻有丽春,纷纷间朱白”则转向邻居的美景,繁花似锦,色彩斑斓,与自家的荒凉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五色花朵的渴望。“乞分五色种,剪缕比纨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拥有如丝织品般的绚丽花朵。
“初日照殷红,残霞映浮碧”描绘了早晨和傍晚的绚丽景色,为诗人提供了欣赏美景的时刻。“闲时列酒茗,坐卧兼枕席”则写出诗人享受这片小天地的闲适生活,忘却贫困的困扰。
最后两句“今年姑小试,纷然满篱格”描述了今年的初步成果,而“来春扩西偏,烂漫补墙缺”则预示着未来的扩展和改善。结尾处诗人感慨“回想今春花,吟诗又陈迹”,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但同时也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荒斋中发掘生活的乐趣,展现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魏紫姚黄。属吟翁管领,曾醉春觞。
盟寒钗凤股,灰冷宝猊香。前事远,此心凉。
去也棹沧浪。把年时、芳情付与,鸳颈交相。
灯前吊影成双。叹星星丝鬓,老矣潘郎。
愁偏欺客枕,样不入时妆。尘面目,铁心肠。
归隐又何妨。小滩头、曲竿直钓,谁识严光。
星岩高哉不知其几千丈兮,下有儒宫上接青云梯。
绿凹凿破冰泉冽,泉以濂名宗濂溪。
濂翁去今凡几载,一脉流通无窒碍。
光风霁月此山中,景物因人成胜概。
亭翼翼,水泠泠,一清不著点子尘。
眼前色色俱呈露,何必解兰缚尘缨。
君不见孤山六一泉,砚州包公井。
君子之泽深且长,清风千古霜凛凛。
我欲采薇隐此山,祇恐林惭涧恧锁松关。
我欲祠下笔一词,又恐寒泉痛洗凝之诗。
解襟坐石濯清泠,一歃寒冰和露饮。
雪我酒肠霜诗脾,此身疑在神仙境。
倩君为问玉皇借玉鞭,鞭起睡龙骑上天。
持此一瓢濂翁泉,一雨炎荒洗蛮烟。
琼台卜幽隐,金液鍊真精。
冰雪形容古,烟霞意思清。
谈玄通至道,养素达长生。
被诏离仙窟,安居入帝京。
唐虞回圣眷,巢许让高名。
抗节辞丹陛,归心恋赤城。
再眠琪树影,重听瀑泉声。
朝客多攀饯,天章复赠行。
令猷光史策,逸态傲公卿。
珍重青云外,逍遥乐太平。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笠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