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方正学先生祠,用岳鄂王韵》
《满江红.方正学先生祠,用岳鄂王韵》全文
清 / 王策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燕子飞来,当公世、五伦销歇。

掷诏纸、麻衣抗辩,义声霆烈。

秘殿烟红龙失水,金川箭黑蟆吞月。

竟拚他、十族报君王,孤忠切。生死事,如鸿雪。

君臣义,难磨灭。把纲常手挽,补完天缺。

运去鸱夷空抉目,魂归精卫犹衔血。

况而今、江左又谁家,新陵阙。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方正学先生祠为背景,采用岳飞的韵律,展现了对方正学先生的崇敬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燕子飞来、诏纸掷地、公世五伦销歇等场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凸显了方正学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的忠诚精神。

“掷诏纸、麻衣抗辩,义声霆烈”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方正学先生在面对不公时,敢于直言,勇于抗争的勇气与正义之声如同雷霆般响亮,震撼人心。接下来,“秘殿烟红龙失水,金川箭黑蟆吞月”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方正学先生的遭遇与国家的危难联系起来,暗示了他所处环境的险恶与复杂。

“竟拚他、十族报君王,孤忠切”则直接表达了方正学先生为了国家和君王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家族乃至整个家族的壮烈情怀。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生死事,如鸿雪。君臣义,难磨灭”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方正学先生生命虽短,但其留下的精神遗产却如同鸿雪一般,难以磨灭。这不仅是对他的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所代表的君臣大义的永恒颂扬。

“把纲常手挽,补完天缺”表明方正学先生不仅在个人层面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更是在维护社会秩序、补救国家危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运去鸱夷空抉目,魂归精卫犹衔血”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方正学先生也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况而今、江左又谁家,新陵阙”一句,或许是在感慨时局变迁,暗含对后世的期许,希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涌现出像方正学先生一样,能够挽大厦之将倾,补天地之缺的英雄人物。

整首词通过对方正学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忠诚、正义、勇敢等传统美德的深刻思考与呼唤。

作者介绍

王策
朝代:清

江苏太仓人,字汉舒。诸生。以词名,尤侗曾邀主其家。有《香雪词钞》。
猜你喜欢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十八

卜宅近山阿,柴门障薜萝。

风清闻鹤唳,日暖听樵歌。

密树悬青岛,平田浸白波。

树船乘暮景,来往急如梭。

(0)

素梅五十八首·其十三

昨夜朔风吹倒人,梅花枝上十分春。

老夫高卧石窗下,嬴得清香入梦频。

(0)

蓦山溪

凡躯四假,正好堪论讨。

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

尘劳不染,则显一家风,没牵萦,无系绊,于已除烦恼。

稍能悟晓。财色难相找。

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

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对红霞,成自在,鹤引携芝草。

(0)

瑞鹧鸪

堪当姹女嫁丁郎。认得婴儿住癸房。

幸有甲田知出入,不无兑地做炎凉。

铅刀起处通神妙,汞剑开时仗慧钢。

杀却三尸阴鬼尽,一团红焰覆琼岗。

(0)

黄鹤洞中仙.前后各喝马一声

赶退日中乌,捉取月中兔。

便著晶光覆了身,金马住。方是重阳做。

交位显真功,换质成真趣。

到此还知自在游,玉马去。走入云霞路。

(0)

黄莺儿

堪嗟浮世如何度。酒色缠绵财气。

沈埋人人,都缘四般留住。

因上上起荣华,节节生迷误。

总夸伶俐惺惺,各斗机关,皆结贪妒。今古。

几个便回头,肯与神为主。

任众猿马,每每调和,无由得知宗祖。

唯转转入枯崖,越越投深土。

大限直待临头,难免三涂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