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飞来,当公世、五伦销歇。
掷诏纸、麻衣抗辩,义声霆烈。
秘殿烟红龙失水,金川箭黑蟆吞月。
竟拚他、十族报君王,孤忠切。生死事,如鸿雪。
君臣义,难磨灭。把纲常手挽,补完天缺。
运去鸱夷空抉目,魂归精卫犹衔血。
况而今、江左又谁家,新陵阙。
燕子飞来,当公世、五伦销歇。
掷诏纸、麻衣抗辩,义声霆烈。
秘殿烟红龙失水,金川箭黑蟆吞月。
竟拚他、十族报君王,孤忠切。生死事,如鸿雪。
君臣义,难磨灭。把纲常手挽,补完天缺。
运去鸱夷空抉目,魂归精卫犹衔血。
况而今、江左又谁家,新陵阙。
这首《满江红》以方正学先生祠为背景,采用岳飞的韵律,展现了对方正学先生的崇敬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燕子飞来、诏纸掷地、公世五伦销歇等场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凸显了方正学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坚定的忠诚精神。
“掷诏纸、麻衣抗辩,义声霆烈”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方正学先生在面对不公时,敢于直言,勇于抗争的勇气与正义之声如同雷霆般响亮,震撼人心。接下来,“秘殿烟红龙失水,金川箭黑蟆吞月”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方正学先生的遭遇与国家的危难联系起来,暗示了他所处环境的险恶与复杂。
“竟拚他、十族报君王,孤忠切”则直接表达了方正学先生为了国家和君王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家族乃至整个家族的壮烈情怀。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生死事,如鸿雪。君臣义,难磨灭”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方正学先生生命虽短,但其留下的精神遗产却如同鸿雪一般,难以磨灭。这不仅是对他的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所代表的君臣大义的永恒颂扬。
“把纲常手挽,补完天缺”表明方正学先生不仅在个人层面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更是在维护社会秩序、补救国家危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运去鸱夷空抉目,魂归精卫犹衔血”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方正学先生也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况而今、江左又谁家,新陵阙”一句,或许是在感慨时局变迁,暗含对后世的期许,希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涌现出像方正学先生一样,能够挽大厦之将倾,补天地之缺的英雄人物。
整首词通过对方正学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忠诚、正义、勇敢等传统美德的深刻思考与呼唤。
凡躯四假,正好堪论讨。
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
尘劳不染,则显一家风,没牵萦,无系绊,于已除烦恼。
稍能悟晓。财色难相找。
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
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对红霞,成自在,鹤引携芝草。
堪嗟浮世如何度。酒色缠绵财气。
沈埋人人,都缘四般留住。
因上上起荣华,节节生迷误。
总夸伶俐惺惺,各斗机关,皆结贪妒。今古。
几个便回头,肯与神为主。
任众猿马,每每调和,无由得知宗祖。
唯转转入枯崖,越越投深土。
大限直待临头,难免三涂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