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躯四假,正好堪论讨。
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
尘劳不染,则显一家风,没牵萦,无系绊,于已除烦恼。
稍能悟晓。财色难相找。
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
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对红霞,成自在,鹤引携芝草。
凡躯四假,正好堪论讨。
有限是因缘,却何不、修行早早。
尘劳不染,则显一家风,没牵萦,无系绊,于已除烦恼。
稍能悟晓。财色难相找。
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
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对红霞,成自在,鹤引携芝草。
这首元代王哲的《蓦山溪》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和超脱世俗的理解。开篇"凡躯四假,正好堪论讨",指出人的肉身和欲望皆为虚幻,适合深入探讨人生的真实意义。接着,词人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认为应尽早摆脱尘世的牵绊,"修行早早",以达到"尘劳不染"的境界。
"没牵萦,无系绊,于已除烦恼",进一步描绘了修行带来的解脱,心灵自由,没有世俗纷扰。随后,词人提到"稍能悟晓",意味着对生命真谛有了初步领悟,明白"财色难相找",即财富和美色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养就本元神,这真理、真灵倚靠",强调内在精神的培养和真理的追求,这是修行的核心。最后,词人以想象中的仙境作结,"昆仑山上,一点处逍遥",象征着在精神世界的高远之地获得自由与宁静,"对红霞,成自在,鹤引携芝草",描绘出一幅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禅意入词,寓言深刻,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修行的道路。
高侯胸中渭川之千亩,家居房山未必有如何。
文章政事之暇日,能为此君图不朽。
想当飞墨时,苍龙投砚池。
山雨急洗琅玕节,海月静照珊瑚枝。
自侯骑箕上天去,浮世茫茫水东注。
千秋万古房山云,载拜为侯赋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