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下地仙家,谖草春深剩著花。
雊雉逐雌催刈麦,鸣鸠呼雨课锄瓜。
放歌不厌牛亲饭,对客何妨虱屡爬?
一夜南坡雷雨作,竹萌迸地蕨抽芽。
麻姑山下地仙家,谖草春深剩著花。
雊雉逐雌催刈麦,鸣鸠呼雨课锄瓜。
放歌不厌牛亲饭,对客何妨虱屡爬?
一夜南坡雷雨作,竹萌迸地蕨抽芽。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园隐》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首句“麻姑山下地仙家”点明了地点,暗示了隐居的清幽环境,仿佛是神仙居住之地。次句“谖草春深剩著花”写出了春天来临,谖草花开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雊雉逐雌催刈麦”通过写野鸡追逐雌鸟的情景,寓言般地反映了农事活动的开始,麦子需要收割。而“鸣鸠呼雨课锄瓜”则描绘了农夫在鸣鸠求雨声中忙碌于锄瓜的场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辛劳与和谐。
“放歌不厌牛亲饭,对客何妨虱屡爬”两句,通过农人放声歌唱和任由虱子爬身的细节,展现出农人的质朴与自在,以及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最后一句“一夜南坡雷雨作,竹萌迸地蕨抽芽”,描绘了雷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蕨类植物迅速生长的景象,象征着大自然的活力与新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观,又有淳朴的人情味,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
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
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
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
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
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
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岚翠浓于草鞋夹。绕坡细流,潨潨暗通苕霅。
谷声遝。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
此间景,纯得关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苍皮,霜彫黛甲。秃干争欹压。
笑语同游,黄叶鸣檐,丹枫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