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辰缔赏许心同,独见玄晖擅藻雄。
曾是江山开胜地,尚馀楼阁待春风。
青溪水绕龙池汇,缑岭云来仙掌通。
不信金门堪避世,花源何事帝城中。
芳辰缔赏许心同,独见玄晖擅藻雄。
曾是江山开胜地,尚馀楼阁待春风。
青溪水绕龙池汇,缑岭云来仙掌通。
不信金门堪避世,花源何事帝城中。
此诗《卢龙观和蔡法曹》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卢龙观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首句“芳辰缔赏许心同”以春日美景为背景,引出与友人共享赏景之乐的主题。接着,“独见玄晖擅藻雄”巧妙地将卢龙观与南朝文学家谢眺(字玄晖)相联系,暗示此处风景之美不亚于谢眺笔下的山水,彰显了卢龙观在艺术上的卓越地位。
“曾是江山开胜地,尚馀楼阁待春风”两句,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表达了对卢龙观昔日辉煌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景象的期待。青溪水绕龙池汇,缑岭云来仙掌通”,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卢龙观周边自然景观的秀丽与神秘,仿佛置身仙境,充满了诗意与幻想。
最后,“不信金门堪避世,花源何事帝城中”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金门常被喻为避世之所,而花源则是桃花源的象征,此处暗指理想的隐逸生活。然而,诗人却提出疑问,为何在繁华的帝都之中,仍有人追求避世的生活?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然与文明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卢龙观的自然美景与历史底蕴,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哲思,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高堂见林壑,忽似过雷峰。
窈窕一门险,峥嵘千嶂重。
人声何处荅,虎迹有时逢。
怒瀑流清耳,曾云起荡胸。
松枯寒落子,草碧暖勾茸。
势出丹青假,神疑造化钟。
沧洲非世外,玄圃亦王封。
绝境须吾赏,他年策瘦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