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闻钟自惊起,坐守残灯具冠履。
昏昏睡眼正团花,独爱当庭月如水。
强驱睡味谁不仁,漠漠黑甜留两眦。
忽惊左掖涨风埃,已起上阁锵环佩。
平明原庙焕金碧,饥投散幕走寒饵。
纷纷仆仆酸两胫,肉食当然贱何事。
走马回家百不问,扫榻伸腰真有味。
起来炊熟日亭午,槐叶新成庭覆翠。
翻书弄翰老自笑,饱食安眠计难遂。
古来高士不入城,肯听鸡鸣踏朝市。
五更闻钟自惊起,坐守残灯具冠履。
昏昏睡眼正团花,独爱当庭月如水。
强驱睡味谁不仁,漠漠黑甜留两眦。
忽惊左掖涨风埃,已起上阁锵环佩。
平明原庙焕金碧,饥投散幕走寒饵。
纷纷仆仆酸两胫,肉食当然贱何事。
走马回家百不问,扫榻伸腰真有味。
起来炊熟日亭午,槐叶新成庭覆翠。
翻书弄翰老自笑,饱食安眠计难遂。
古来高士不入城,肯听鸡鸣踏朝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清晨醒来后的生活片段,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首句“五更闻钟自惊起,坐守残灯具冠履”表明诗人在凌晨时分被寺庙里的钟声吵醒,迅速起来穿好衣物,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里透露出作者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对日常生活的认真态度。
接着,“昏昏睡眼正团花,独爱当庭月如水”描绘了诗人在朦胧中醒来时,对窗前月光的喜爱。这里的“团花”形象生动,表达了一种恬淡自然的情怀。
“强驱睡味谁不仁,漠漠黑甜留两眦”则是诗人对于抵抗早晨醒来的不情愿,以及对美好睡眠的留恋。这里流露出作者对于休息和享受生活的小确幸的态度。
“忽惊左掖涨风埃,已起上阁锵环佩”中的“左掖”指的是衣襟,这里暗示着诗人可能是被冷风惊醒,急忙地穿戴整齐,准备出门。同时,“锵环佩”则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生活节奏。
“平明原庙焕金碧,饥投散幕走寒饵”中,诗人描述了清晨的庙宇景象,以及自己因饥饿而外出寻找食物的情形。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中的求生欲望。
“纷纷仆仆酸两胫,肉食当然贱何事”则是诗人对于早晨活动中身体的不适,以及对于简单饮食的接受态度。这里流露出一种顺其自然、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
“走马回家百不问,扫榻伸腰真有味”表现了作者结束一天的劳碌后,骑着马返回家中,对于日常琐事的豁达,以及对简单休息的享受。
“起来炊熟日亭午,槐叶新成庭覆翠”则是诗人在日中醒来之后,为自己准备饭食,同时观察到槐树叶子的生长变化。这里描绘了一个安静舒适的下午时光。
“翻书弄翰老自笑,饱食安眠计难遂”表达了作者在满足一天的饮食后,对于自己年迈而不再有过多野心和追求,只是简单地阅读、写作并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
最后,“古来高士不入城,肯听鸡鸣踏朝市”则是诗人对于那些隐居山林,不愿参与世俗纷争的高士们的理解和赞同,以及自己对于早起聆听鸡鸣声响、踏足晨市生活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于简单、平静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