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这首诗《绮怀(其十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慵懒中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首句“慵梳常是发鬅鬙”,以“慵”字开篇,形象地刻画了女子因懒散而不愿梳理头发的状态,头发蓬松散乱,透露出一种慵懒而又略带无奈的气息。接着,“背立双鬟唤不应”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孤寂与冷漠,即使有人呼唤,她也无动于衷,背对着人,仿佛内心有着难以言说的忧愁。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女子的才艺与付出进行了对比。她可能擅长某种技艺,如弹奏乐器、吟诗作对等,却只能独自享受,无人欣赏或回报,甚至为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却得不到相应的认可或回报,表达了她内心的失落与不甘。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这两句则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逃避。她害怕唱歌时团扇掉落,无法完成一曲,这既是对技艺的担忧,也是对现实的逃避。而“但脱青衣便上升”则暗示了她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最后一句“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在皇宫中作为内侍的经历,暗示了她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面对世间的复杂与狡猾,她感到难以应对。这句话不仅加深了人物的背景设定,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感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慵懒生活中的孤独、失落与逃避,以及对过去辉煌经历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情感丰富,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