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戌削。
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
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钥。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
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
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
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
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
宝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扪天援斗杓,请为诸君酌。
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戌削。
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
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钥。
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
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
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
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
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
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
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
宝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扪天援斗杓,请为诸君酌。
这首诗描绘了赤岩山势险峻,翠绿的山路如壁垒森严。山间的岚气厚重,暑热稀疏透入。诗人漫步寻找仙人居所,叩响洞府之门。进入后,眼前是壮观的紫色玉关和翠绿的云幕。此处仿佛是华藏世界的中心,有宝楼阁供奉。然而,佛法无言,只有雨花飘落,暗示着禅意与空灵。
诗人比较了此地与龙湫、鱼潭的胜景,认为各有其乐。夜晚,山色更显深邃,万籁俱寂,月光洒满松桂,映照林壑。门外的江水在月光下显得清凉,象征着尘世的纷扰。诗人想象宝瓶中的甘露能洗涤心灵的污垢,他仰望星空,豪情壮志,愿以斗杓为诸位斟酒,共享这份清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和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