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盆为池底,方石为池铉。
贮水无多子,涵光亦有焉。
影随庭下树,云度镜中天。
好似人心静,森然万象全。
圆盆为池底,方石为池铉。
贮水无多子,涵光亦有焉。
影随庭下树,云度镜中天。
好似人心静,森然万象全。
这首诗以“盆池”为主题,描绘了盆池的独特景象与深邃寓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盆池这一寻常之物赋予了丰富的意象和哲学思考。
首句“圆盆为池底,方石为池铉”,以“圆”与“方”的对比,展现了盆池的独特形状,暗示了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接着,“贮水无多子,涵光亦有焉”两句,描绘了盆池虽小却能映照出光芒,象征着即使在有限的空间中也能发现美好与智慧。
“影随庭下树,云度镜中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影随”与“云度”的动态描绘,表现了盆池如同一面镜子,不仅映照出周围景物的静态美,还能反映出天空的动态变化,寓意着内心的平静能够映射出外界的广阔与深远。
最后,“好似人心静,森然万象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与追求。盆池虽小,却能包容万象,正如一颗平静的心,能够洞察并容纳世间的一切。这不仅是对盆池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心灵境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以盆池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美好、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使君赋佳什,笔壮过飞泉。
索远寻幽地,求深访洞天。
山巍云脚敛,海极日头偏。
景喜岩瞻石,台虚钓隐船。
高人贪胜概,清海赖无旋。
拟把张槎泛,何妨谢屐穿。
心闲尘不染,客好景成妍。
去去迎三岛,看看会七贤。
醉眠思石枕,缓步惜苔钱。
再约通宵饮,相邀秉烛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