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宿郯城》
《七夕宿郯城》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五言律诗

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

满林惊夜鹊,绕砌响秋蛩。

远意知谁省,长吟未许同。

去年当此夕,京国见西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七夕之夜在郯城的宿居体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开篇点题,以“郯子国”指代郯城,暗示了地点;“高堂蜡炬红”则描绘了一幅温馨而略带神秘的场景,蜡烛的红光映照在高大的厅堂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庄重的氛围。

颔联“满林惊夜鹊,绕砌响秋蛩”,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夜鹊”的惊飞和“秋蛩”的低鸣,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颈联“远意知谁省,长吟未许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却难以找到共鸣,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

尾联“去年当此夕,京国见西风”,将思绪拉回过去,对比去年此时的情景,诗人或许在回忆往昔的某个时刻,或是对京城的怀念,通过“西风”这一自然景象,不仅勾勒出季节的变换,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嘲捐局联

发售各项功名,九品起码;

检选道地顶子,五色俱全。

(0)

挽盛康联

环地球七万里,知公父子姓名,兵戈气靖,玉帛欢联,一诺重千金,市易不惊同受庇;

入尘世九十年,备此神仙富贵,爱日春长,待云秋冷,三生留片石,去来有自遽全归。

(0)

挽张之洞联

无一日不办事,无一事不用心,疆寄三十年,仅乃如此;

行治术十之六,行学术十之四,存诗五百首,呜呼哀哉。

(0)

祭亭联

清梦断柳营风月;菲仪表梓里葭莩。

(0)

灯下作

草堂野老鬓如丝,惹尽閒愁谱竹枝。

重把新欢添旧恨,花前剪烛自填词。

(0)

江南可采莲五绝句各以一句为题·其三鱼戏莲叶西

才送夕阳流,隔花新月上。

疑见垂钩人,触波生碧浪。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