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轻帆、水远山长。鸿雁将来,菊蕊初黄。
碧海鲸鲵,兰苕翡翠,风露鸳鸯。问音信、何人谛当。
想情怀、旧日风光。杨柳池塘。随处彫零,无限思量。
片轻帆、水远山长。鸿雁将来,菊蕊初黄。
碧海鲸鲵,兰苕翡翠,风露鸳鸯。问音信、何人谛当。
想情怀、旧日风光。杨柳池塘。随处彫零,无限思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倪瓒的《折桂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图。开篇“片轻帆、水远山长”,轻巧的帆影在辽阔的江面上缓缓移动,远处的山峦绵延不绝,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意境。接着,“鸿雁将来,菊蕊初黄”两句,通过鸿雁南飞和菊花初绽的景象,点明了季节的变换,同时也寓意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碧海鲸鲵,兰苕翡翠,风露鸳鸯”三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碧海中鲸鱼游弋,兰花丛中翡翠鸟跳跃,鸳鸯在风露中嬉戏,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问音信、何人谛当。想情怀、旧日风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在杨柳依依的池塘边,诗人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与思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倪瓒以其清雅的文风,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完美结合,使得这首《折桂令》成为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