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养男女,直成鸟养儿。
长大毛衣好,各自觅高飞。
女嫁他将去,儿心死不归。
夫妻一个死,喻如黄擘皮。
重重被剥削,独苦自身知。
生在常烦恼,死后无人悲。
寄语冥路道,还我未生时。
人间养男女,直成鸟养儿。
长大毛衣好,各自觅高飞。
女嫁他将去,儿心死不归。
夫妻一个死,喻如黄擘皮。
重重被剥削,独苦自身知。
生在常烦恼,死后无人悲。
寄语冥路道,还我未生时。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痛苦。诗人通过“人间养男女,直成鸟养儿”这一开篇,将人类养育后代的过程比作鸟儿喂养幼雏,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循环与自然法则的无情。
接着,“长大毛衣好,各自觅高飞”,描述了子女成长后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情景,暗含着对子女终将离开父母独自飞翔的感慨。然而,这种自由的背后却隐藏着孤独与冷漠:“女嫁他将去,儿心死不归”,女子出嫁他乡,儿子心冷不再归来,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离家后的深深失落与无奈。
“夫妻一个死,喻如黄擘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夫妻之死比作剥开黄皮,寓意着生命中最为亲密的关系最终也会走向分离,留下的是无尽的孤独与哀伤。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反思,也是对世间所有情感关系脆弱性的深刻洞察。
“重重被剥削,独苦自身知”,指出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如同一层层剥落的外皮,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痛苦。这句诗强调了个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孤独感和自我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最后,“生在常烦恼,死后无人悲”,总结了人生的常态——无论是生前的烦恼还是死亡的终结,都难以得到他人的深切同情或理解。这既是对人生普遍境遇的感叹,也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深思。
“寄语冥路道,还我未生时”,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向冥界发出呼唤,希望回到未曾出生的那一刻,暗示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和对自由、纯粹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对生死、亲情、自由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