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谷口寓居偶题》
《谷口寓居偶题》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

峭壁削成开画障,急溪飞下咽繁弦。

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ǒuǒu
táng / róng

céncénbìngqiècháotiānkǒuguīláixìngmián
qiàoxiāochéngkāihuàzhàng

fēixiàyànfánxián
néngchénzhēngxiánshìqiěfàngxíngshénxuésànxiān

shúqiánfēngcǎizhījìnggèngchùyǎngcánnián

注释
涔涔:形容汗水、雨水等不断流淌的样子,这里比喻病痛不断。
病骨:因病而瘦弱的身体。
怯朝天:害怕面对朝廷或早晨的朝见。
谷口:山谷的入口,也代指隐居之地。
性眠:随性而眠,根据自己的心意休息。
峭壁:陡峭的山崖。
削成:像是被刀削过一样,形容山壁的陡直。
画障:像画中的屏障一样美丽。
急溪:水流湍急的小溪。
咽繁弦:形容溪水的声音像急促的琴声。
尘土争闲事:在世俗中争夺无意义的事情。
形神:身体和精神。
散仙:行为散漫自由,不受拘束的仙人,比喻超脱世俗的人。
前峰:前面的山峰。
采芝径:采摘灵芝的小路,象征修道或隐逸的生活。
养残年:度过晚年,残年指晚年时光。
翻译
病体虚弱害怕面对朝廷事务,从山谷回来后选择随性而眠。
陡峭的山壁如画屏展开,湍急的溪流飞泻而下,声音如同急促的琴弦。
不愿在尘世纷扰中争夺琐事,暂且释放身心学习逍遥自在的仙人生活。
已经熟悉了前方山峰采灵芝的小路,又将在何处度过我的余生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超脱。开篇“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两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返回谷口,寻求自然宁静中的休憩,通过睡眠恢复体力和精神。

接着,“峭壁削成开画障,急溪飞下咽繁弦”两句,则是对居所的描写。峭壁被雕刻成为艺术品一般的屏障,而急流的溪水如同繁复的琴弦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自然环境。

“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以及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于大自然之中的愿望。诗人不愿卷入尘世的琐事,而是选择释放自己的肉体与精神,向往着如同散仙般的生活状态。

最后,“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两句,则是对未来隐居生活的一种展望。诗人已经熟知前方山峰上的通道,那里可以采集到灵芝这样的仙草,象征着长生不老的愿景。而“更于何处养残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度过余生的思考,寻求一个更加适宜养生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客有歌李太白泛洞庭湖诗拟赋三首·其三

洞庭南去接潇湘,鸿雁来时天雨霜。

目极湖心云雾里,只疑此处见英皇。

(0)

留别友人吴春洲六首·其五

寒夜空斋旧话长,不知襄郢是他乡。

王程忽漫还分手,明日思君又一方。

(0)

戏答降箕青莲仙八首·其八

我厌浮名思碧山,公离蓬岛到人间。

若教换却输公去,常与群仙相往还。

(0)

寄杨伯清地官四首·其二

理财经国吾儒事,子去俄惊易岁年。

每向北来人问讯,尽多称颂长官贤。

(0)

怀友

斜日晖晖荡客舟,落花飞尽水悠悠。

故乡回首苍茫外,万叠云山一片愁。

(0)

舟中夜坐

山头斗柄挂寒芒,烟水浮空正渺茫。

坐久不知江月落,满身风露湿衣裳。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