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斗柄挂寒芒,烟水浮空正渺茫。
坐久不知江月落,满身风露湿衣裳。
山头斗柄挂寒芒,烟水浮空正渺茫。
坐久不知江月落,满身风露湿衣裳。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舟中静坐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山头斗柄挂寒芒”,以山头悬挂的斗柄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寒芒则暗示了夜晚的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斗柄在古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标志,常用来指示时间,此处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时间概念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次句“烟水浮空正渺茫”,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朦胧与辽阔。烟水指的是水面泛起的雾气,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浮”字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雾气随风飘动的状态,而“渺茫”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无限遐想和感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后两句“坐久不知江月落,满身风露湿衣裳”,则是对诗人长时间静坐于舟中所感受到的自然变化的直接描述。诗人长时间凝视着江面,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感觉到身上被风露打湿,才意识到夜已深沉。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痴迷,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处舟中夜坐时的心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同生延祐丙辰年,惟子斑衣舞膝前。
上寿百龄尊齿德,一门五世见曾玄。
笋舆春侍花间去,竹马朝迎柳下还。
有子有孙皆孝敬,山南崔氏世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