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
盥手开素书,书中一字无。
叠书置枕边,梦寐若告予。
子欲识子心,子心本空虚。
子能除子心,我来同子居。
友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
盥手开素书,书中一字无。
叠书置枕边,梦寐若告予。
子欲识子心,子心本空虚。
子能除子心,我来同子居。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友情与自我反省的主题。诗中通过友人寄来的书信,引出了一段深邃的内心对话。诗人首先描述了友人的到来和赠书的情景,接着在梦中收到了友人的信息,暗示了友谊的深远和心灵的相通。
“友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 开篇即点明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一封书信跨越时空的界限,传递了情感的温暖与关怀。
“盥手开素书,书中一字无。” 描述了诗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书信,却发现里面没有文字,这一细节增加了神秘感,也引发了读者对后续内容的期待。
“叠书置枕边,梦寐若告予。” 诗人将书信叠好放在枕边,似乎在等待着夜间的启示或与友人的对话,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知的渴望。
“子欲识子心,子心本空虚。”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困惑,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心声的探寻,反映了人内心的复杂与自我探索的必要性。
“子能除子心,我来同子居。”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与和谐共处的向往,希望能够在理解和接纳自我的基础上,与友人共同生活,达到心灵的契合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探讨了友情、自我认知与心灵净化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
玄岩丽南溪,新泉发幽色。
岩泉孕灵秀,云烟纷崖壁。
斜峰信天插,奇洞固神辟。
窈窕去未穷,环回势难极。
玉池似无水,玄井昏不测。
仙户掩复开,乳膏凝更滴。
丹砂有遗址,石径无留迹。
南眺苍梧云,北望洞庭客。
萧条风烟外,爽朗形神寂。
若值浮丘翁,从此谢尘役。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簿雾起缃裙,手接云軿呼太君。
卧床如旧日,窥户易伤春。
灵寿扶衰力,芭蕉对病身。
道心空寂寞,时物自芳新。
旦夕谁相访,唯当摄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