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孤标逸鹤形,古人随类巧安名。
岩花落处见朱顶,夜雨来时闻唳声。
辽海未曾重寄语,缑山今更请宽程。
若教卫懿如今在,也遣轩车到此迎。
白石孤标逸鹤形,古人随类巧安名。
岩花落处见朱顶,夜雨来时闻唳声。
辽海未曾重寄语,缑山今更请宽程。
若教卫懿如今在,也遣轩车到此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山水画面。"白石孤标逸鹤形"一句,以“白石”作背景,勾勒出那“孤标”的鹤立于其上的高洁姿态。“古人随类巧安名”则透露出诗人对前人命名之巧妙的赞赏。
接着,“岩花落处见朱顶”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岩间盛开的花朵轻柔地飘落,在这些花瓣中,偶尔可见到朱红色的鹤顶,显得格外生动。"夜雨来时闻唳声"则描绘了夜晚雨滴敲击石面的情景,以及远处传来的鹤鸣,这些细节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
诗人随后转向抒发个人情怀,“辽海未曾重寄语”表明诗人对遥远的辽东地区有着深切的思念,而“缑山今更请宽程”则是希望能够在这次旅途中多停留一段时间,去细细品味那里的风光。
最后,“若教卫懿如今在, 也遣轩车到此迎”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如果能与故人重逢,即便是远方,也愿意派车前来相迎,这份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孤寺沙四围,曲声从中起。
初发雨霏微,须臾忽滂沛。
飘风绕屋梁,遏云云欲坠。
鸾吹与莺啼,化作清商意。
神女朝暮愁,鲛人深下泪。
半夜弹箜篌,河流终瀰瀰。
此地多野干,镇日鸣不已。
愿借清绝音,一为洗烦耳。
乍听疑广陵,又疑秦淮沚。
试问歌者谁,云是打铁子。
少小学阊门,随飙度辽海。
无食涩歌喉,挥锤涕如雨。
再请歌一曲,未歌先掩袂。
宛转更悲凉,增我流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