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后,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后,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寇十一同登寺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寇十一一同登山时的感受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度暑无好怀”揭示了暑热中诗人并无闲适心情,但登高寻幽却带来一丝慰藉。"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描绘了登山队伍的壮观,自己与寥寥数人同行,显得尤为亲近。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登临此山的经历,感叹岁月匆匆,难以追忆。“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暗示山中仍有历史遗迹,虽经时光洗礼,依然保持着名胜的风貌。诗人想象千年之后,自己与友人再次来访,不禁为时光流转而感叹。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变化,暗示世事难料,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诗人以“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表达对文学与壮志的追求,又借“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感叹世事兴衰无常。
最后,诗人眺望远方,感叹山势雄浑,内心向往清静,期待夜晚能在此处得到安宁。“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则以壁上残存的诗句自嘲,暗示即使岁月流逝,诗歌仍能留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登高览胜的喜悦,又有对历史沧桑的沉思,以及对个人志向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历史感知。
禅房甚绮,有粉英娇倚。连宵雨、几枝临水。
恰小停响屐,檐隙已微红,纱窗日影,顿添半指。
茶鎗酒灶,都饶名理。只轩外、怕东风起。
嘱成团香雪,休去舞春城,须片片、堕金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