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千峰濯黛青,乘凉纵目坐山亭。
寻常树色犹遮望,到此山容无遁形。
雨过千峰濯黛青,乘凉纵目坐山亭。
寻常树色犹遮望,到此山容无遁形。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景的清新与壮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
首句“雨过千峰濯黛青”,生动地描绘了雨水过后,群山仿佛被清洗过一般,呈现出一片深邃而明亮的青绿色,如同水墨画中的浓淡相宜,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宁静。
次句“乘凉纵目坐山亭”,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场景——在山亭中乘凉,放眼远眺。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悠闲姿态,也暗示了他在此处可以尽情欣赏四周的美景。
接着,“寻常树色犹遮望”,描述了即便是在平时常见的树木景色下,也能感受到一种遮挡视线的神秘感或朦胧美,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最后,“到此山容无遁形”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这句话意味着,在这样的山景面前,任何隐藏或伪装都无法逃脱被发现的命运,充分展现了山川之美的真实与不可掩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山景的清新与壮丽,以及诗人置身其中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
听歌酬敏对,继好伫行人。
贺生思沈郁,萧弟学纷纶。
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
离群徒悄悄,征旅日駪駪。
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
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
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
钟仪絷不归,盛宪非何已。
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
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难。
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
行旃方境逝,去棹舣江干。
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
翔鸥方怯冻,落雁不胜弹。
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
九流倦耳目,十年变怀抱。
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
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
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南北朝·江总】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听歌酬敏对,继好伫行人。贺生思沈郁,萧弟学纷纶。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离群徒悄悄,征旅日駪駪。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钟仪絷不归,盛宪非何已。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难。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行旃方境逝,去棹舣江干。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翔鸥方怯冻,落雁不胜弹。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九流倦耳目,十年变怀抱。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
https://shici.929r.com/shici/Z82cXgQ1.html
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
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
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
架岭承金阙,飞桥对石梁。
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
山花临舞席,冰影照歌床。
元良属上德,率土被中孚。
汉幄朝无怠,周门夕复趋。
桓经既受业,贺拜且尊儒。
壮志谐风雅,高文会斗枢。
铿锵叶舞蹈,炤烂等琨瑜。
沟水惭雄伯,漳川仰大巫。
鲍鱼宁入俎,钓鳖匪充厨。
叔誉恒词屈,防年岂滥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