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
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
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
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
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
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
这首《捣衣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衍的作品,通过对捣衣这一传统劳作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女性独特情感和生活状态的佳作。
首句“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即设定了一种离别的氛围,作者在易水之北,河之阳送别,这里“易水”与“河之阳”都有着浓郁的地理文化色彩。接着“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睡的情状,“沉思”、“惨行”和“空床”共同构建了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
第三、四句“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诗人醒来后发现手中的捣衣工作未完成,而自己却因思念而受到了内心的伤害。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以下几句“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继续渲染了这种哀愁与孤寂,通过对昆虫、庭院草木和夜晚风景的描绘,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这两句则是对捣衣这一劳作的具体描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工作中的孤独和哀愁。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诗中不仅有对捣衣动作的描写,还有对宫女容貌的细致刻画,这些都是为了突出诗人内心的深情。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这两句通过对工具和技艺的描写,再次强调了捣衣这一传统女性劳作的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技艺的自豪。
最后,“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捣衣诗》不仅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独特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而且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繁总近何如,君才必有余。
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
坐默闻鼙吹,庭班见雪初。
沉碑若果去,一为访邻居。
至老不相疏,斯言不是虚。
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
晓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
从军何有用,未造鲁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