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宫桃湿露华,人间万树失芳葩。
有时源上随流水,尽日天边自雨花。
灼灼宫桃湿露华,人间万树失芳葩。
有时源上随流水,尽日天边自雨花。
这首诗描绘了上苑中桃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首句“灼灼宫桃湿露华”以“灼灼”形容桃花的鲜艳夺目,仿佛火焰般燃烧着,而“湿露华”则暗示着清晨露水的滋润,使花朵更加娇嫩欲滴。接下来,“人间万树失芳葩”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上苑中桃花的独特与非凡,仿佛其他地方的花卉都黯然失色。
“有时源上随流水”这一句,运用动态描写,展现了桃花在溪流旁随波逐流的情景,既有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最后,“尽日天边自雨花”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幅广阔而悠远的画面,桃花如同雨点般洒落在天边,既表现了桃花的繁盛与壮观,也象征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董其昌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将春日的生机勃勃与桃花的娇艳动人完美融合,给人以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享受。
下若水沄沄,佛寺古邑西。
开帆但五里,不到将噬脐。
怀古展清眺,崇阁聊攀跻。
法生有鼻祖,乐此山与溪。
自言孙子贤,兹地兴王基。
霸主受九锡,二纪承梁齐。
空馀阳乌阜,石人卧荒蹊。
绿满天随家,岩花伴幽栖。
留传杞菊堂,墨妙悬榱题。
秀色有他岭,招寻更杖藜。
山林且放诞,边城多鼓鼙。
并辔不嫌车马尘,肯教节物恼行人。
残年气候消磨尽,来日风光陡觉新。
我已襄阳访耆旧,君方郢国和阳春。
虽然不作多时别,怀古知谁意气亲。
去年登斯亭,江山照尊俎。
眼中十年旧,一笑便尔汝。
今年登斯亭,春风糁花絮。
故人渺天末,云海滞鳞羽。
尺素相濡沫,耿耿不我与。
壁间指旧题,珠玉暗尘土。
良辰岂易得,陈迹空处所。
眷言继高韵,寸缕惭织组。
嘉我二三子,肴核佐玉醑。
欢然为倾倒,落日争起舞。
丈夫贵适意,穷达付出处。
洛阳真小儿,顾慕涕如雨。
江流无日夜,而此独不去。
何须数岁月,俯仰亦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