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粹伯侍御挽词二首·其二》
《李粹伯侍御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公昔参敷纳,人期到辨章。

珠光空月皎,玉气忽虹藏。

岁晚东方骑,生平北海觞。

玳簪风雨散,几客奠楸行。

(0)
翻译
您昔日曾参与朝廷大事,人们期待您能明辨是非。
您的才华如明珠在皓月下闪耀,气质如虹却突然收敛。
年终之际,您在东方骑行,一生中曾在北海畅饮。
风雨中,您的玳瑁簪子散落,多少朋友在楸树下为您祭奠。
注释
公昔:您昔日。
参敷纳:参与朝廷大事。
人期:人们期待。
到辨章:明辨是非。
珠光:才华。
空月皎:在皓月下闪耀。
玉气:气质。
忽虹藏:突然收敛。
岁晚:年终之际。
东方骑:在东方骑行。
北海觞:北海畅饮。
玳簪:玳瑁簪子。
风雨散:风雨中散落。
几客:多少朋友。
奠楸行:在楸树下祭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李粹伯侍御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李粹伯的怀念和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公昔参敷纳"暗示了李粹伯曾参与朝廷事务,"人期到辨章"则赞扬了他的智慧与才能。"珠光空月皎,玉气忽虹藏"运用比喻,描绘了李粹伯的风采如同明珠与虹霓,但在他去世后,这些光芒和气势似乎都已消散。"岁晚东方骑"可能指的是李粹伯在晚年的生活,"北海觞"则可能是他豪饮畅谈的场景。最后两句"玳簪风雨散,几客奠楸行"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哀思,以及众人在风雨中为他举行葬礼的情景。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深情而哀婉的挽诗,通过对李粹伯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逝世后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轩亭

篮舆清晓过轩亭,轩外山围未了青。

我意他年寻一壑,只因今日眼曾经。

(0)

冬晚

冬晴日暖如春天,墨云忽过雨生寒。

定飞柳絮呈农瑞,未放梅花到酒樽。

历尾无多更旧岁,笔端不韵祇陈言。

须臾刮地风声壮,吹折南墙老竹根。

(0)

十月初五日自白门之丹阳宿于驿亭中是夕风雪大作

辗转耿不寐,青灯遥夜阑。

关河千里远,风雪一窗寒。

旅食腰围减,征鞍髀肉酸。

想知双鹤发,朝夕望平安。

(0)

夜穷歌

山田多怕旱,引水以溉灌。

不知雨势狂,众流极迷漫。

君不见三乡农,一年之计一夜穷,虽有人力无由逢。

(0)

自白马湖穿夏盖湖至后郭塘岸

连日天晴云送雨,群山环绕翠相聚。

湖心波起小玉山,映带不多添媚妩。

十年江湖寄此身,每到佳处喜生津。

岂知筑堤限海水,底事毁泐筑更频。

君知此理休更说,只缘今日人心别。

(0)

槎浦并海

海风颠狂衣袂摺,长樯巨舰去如叶。

却行小立视荒田,老翁掷杖呼妻妾。

成行再拜告官侬,旧秋潮大经短堞。

只因咸水入田来,虽筑田塍已晚哉。

官侬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

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