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閒宜落日,雪路认苔痕。
云起鹿鸣树,帘垂僧到门。
人间深壑见,石壁此峰尊。
一夜寒空月,凄清急暮猿。
心閒宜落日,雪路认苔痕。
云起鹿鸣树,帘垂僧到门。
人间深壑见,石壁此峰尊。
一夜寒空月,凄清急暮猿。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宿于上方寺时所见的宁静与清幽之景。首句“心閒宜落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夕阳的喜爱,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雪路认苔痕”一句,通过雪地上的痕迹,暗示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冷与静谧,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冬日雪景图。
“云起鹿鸣树”描绘了云雾在树木间升起,鹿在林中鸣叫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禅宗中“万物皆有灵”的哲学思想。而“帘垂僧到门”则通过僧人轻轻推开帘子的动作,表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神秘与庄严。
“人间深壑见,石壁此峰尊”两句,将寺庙所在的山峰与人间的深谷相对比,突出了此处的崇高与独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佛教精神的向往。
最后,“一夜寒空月,凄清急暮猿”以月夜的寒冷和猿猴的哀鸣,渲染了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寺庙所在之地的静谧与超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
归来乎,生不必八千秋,爵不必万户侯。
饮河得如鼠之偃,买花种作芙蓉殿。
世途荆棘进取难,何况风雨长漫漫。
甘心局促笔砚间,时于乐处寻孔颜。
归来乎,山中乔木冬不枯,山前春到花模糊。
胭脂梅绽酸于儒,黄金橘熟圆如珠。
四时好景难具道,有客叩门屣颠倒。
醉馀吟诗弄明月,醉后从仙拾瑶草。
归来乎,客勿去,客少留。
尊空尚堪脱鹴裘,但愿有酒如川流,长使吏部眠瓮头。
山花野鸟自歌舞,樵童牧竖相朋俦。
归来乎,四海故人今几存,心事落落谁相论?
迩来赖有揭阁老,亦解为我歌浮云。
人生几何钟报酉,行乐舒心聊寓酒。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其三》【元·刘鹗】归来乎,生不必八千秋,爵不必万户侯。饮河得如鼠之偃,买花种作芙蓉殿。世途荆棘进取难,何况风雨长漫漫。甘心局促笔砚间,时于乐处寻孔颜。归来乎,山中乔木冬不枯,山前春到花模糊。胭脂梅绽酸于儒,黄金橘熟圆如珠。四时好景难具道,有客叩门屣颠倒。醉馀吟诗弄明月,醉后从仙拾瑶草。归来乎,客勿去,客少留。尊空尚堪脱鹴裘,但愿有酒如川流,长使吏部眠瓮头。山花野鸟自歌舞,樵童牧竖相朋俦。归来乎,四海故人今几存,心事落落谁相论?迩来赖有揭阁老,亦解为我歌浮云。人生几何钟报酉,行乐舒心聊寓酒。
https://shici.929r.com/shici/rIL7Y9iUh8.html
峻岭隔中外,终古青濛濛。
一线辟鸟道,千峰开蚕丛。
当年经营始,云是曲江公。
想借五丁力,斧凿劳神工。
我来九秋杪,揽胜心无穷。
新篁日映碧,老树霜霏红。
憩舆瞻庙貌,肃拜神明通。
公昔辅唐室,誓不开边戎。
玉环既献媚,金鉴徒怀忠。
坐令白羽扇,零落凉飙中。
猪龙扰燕洛,幸蜀何匆匆。
中道虽悔悟,牲牢孰明衷。
徒留此孔路,涉险忘崇隆。
古人一举手,万世赖其功。
至今梅花发,处处怀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