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0)
注释
闽溪:闽江,代指福建。
珍献:珍贵贡品。
云帆:言船之多也。
玉座:器物的饰玉底座。
金盘:金属制成的食品盘。
奇葩:珍奇的花果,这里代荔枝。
四百年:从隋大业年间到宋绍圣年间约四百九十年。
四百年为约数。
酽:浓。
雅称:正适合。
佳人:美女。
擘:分开,剖裂。
骨:核仁。
十八娘:既是人名,又是荔枝名。
翻译
福建产的珍贵贡品,经海运输的船队来往快速。玉座的金盘空空也,贡到不贡荔枝的历史已有四百年了。
荔枝壳轻红、肉浓白,正适合美女的细长的手去剥开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当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鉴赏

这首诗名为《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从福建闽溪运来的荔枝,如过海的快船般迅速送达,象征着珍贵和稀罕。"玉坐金盘"描绘了享用荔枝的奢华场景,而"不贡奇葩四百年"则强调了荔枝的罕见和历史价值。接下来,诗人赞美荔枝的颜色(轻红酽白)和口感,认为它们非常适合由美女纤手采摘,更进一步烘托出其美妙。最后两句"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通过形容荔枝的质地和香气,将其与传说中的美女"十八娘"相联系,增添了诗意和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荔枝的美艳和其在西湖美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钱江阴挽词·其一

庾岭梅花暖,贤侯惠爱深。

精神虽满腹,抚字亦劳心。

九转竟难遇,二毛何遽侵。

伤哉东逝水,无复大江阴。

(0)

资圣寺

野溪清浅度危桥,径策枯筇上紫霄。

晓雾暗蒸山寺雨,松风深隐海门潮。

浮杯水涨人何在,洗钵池清意已消。

又上乐亭基上望,云山万里更逍遥。

(0)

赵县丞挽词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

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

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

送行诗尚湿,身世遽空华。

(0)

范致政挽词·其二

酒后升平曲,闲中安乐窝。

千金曾累致,一醉竟无何。

老骥志空在,孤鸾悲亦多。

相望才岁许,托体共山阿。

(0)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其五

殄瘁人俱骇,伊余独永叹。

十年交义重,五日旧盟寒。

求去重维絷,欲归无羽翰。

佳城何处是,东盼涕汍澜。

(0)

天童玲珑岩

扪萝历栈上层峰,寖觉芒鞋踏半空。

七窍几时开浑沌,八窗无处不玲珑。

已欣古洞容身过,直恐丹丘有路通。

俯视人间懒归去,拂衣径欲御天风。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