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飞鹿走力难任,巡幸沙边悔恨深。
鸟篆未经衔轵道,龙文先自徙汾阴。
空传行在沦孤愤,无复寰区遏八音。
圣德神功俱泯灭,英雄千载一沾襟。
尘飞鹿走力难任,巡幸沙边悔恨深。
鸟篆未经衔轵道,龙文先自徙汾阴。
空传行在沦孤愤,无复寰区遏八音。
圣德神功俱泯灭,英雄千载一沾襟。
这首明代诗人游庄的《所闻有感》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的场景。首句“尘飞鹿走力难任”,通过“尘飞鹿走”形象地展现了战乱或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艰难和无力抵抗的状态。接着,“巡幸沙边悔恨深”暗示了帝王对于曾经的巡游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感到深深懊悔。
“鸟篆未经衔轵道,龙文先自徙汾阴”两句,运用典故,鸟篆和龙文分别代表古代的文字和符瑞,暗示了政权更迭和迁徙的无奈,轵道和汾阴则是地点,寓言了皇权的转移与衰落。
“空传行在沦孤愤,无复寰区遏八音”进一步表达了对昔日盛世不再,皇帝权威式微的感慨,孤愤之情难以抑制,音乐之声也难以再振国家声威。
最后,“圣德神功俱泯灭,英雄千载一沾襟”总结全诗,惋惜圣贤的美德和功绩都已消逝,只剩下千年后的英雄人物为这些历史变迁而感伤落泪。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古讽今,寓言历史兴衰变迁的诗歌,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三山立天半,苍翠横古今。
断厓三万丈,花落紫烟深。
路蟠一带危,上薄元气侵。
乱霞导飞舄,閒云护行襟。
风岩虎豹穴,泉壑蛟龙吟。
川明散众色,空碧生清音。
仰憩星河次,飞鸟下阶临。
肃然刚风近,仙人抚瑶琴。
立身如此高,人世宁不钦。
苍茫万里色,浩荡一寸心。
期为太清游,不独往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