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秋水浩无涯,短苇萧萧泊暮槎。
知是夜凉明月出,解将雁影落平沙。
一天秋水浩无涯,短苇萧萧泊暮槎。
知是夜凉明月出,解将雁影落平沙。
此诗描绘了一幅洞庭湖上秋月之夜的宁静画卷。首句“一天秋水浩无涯”,以“浩无涯”三字勾勒出秋水的辽阔与深邃,仿佛天际与湖面融为一体,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次句“短苇萧萧泊暮槎”,通过“短苇”与“萧萧”的描绘,渲染出傍晚时分芦苇随风摇曳的景象,而“泊暮槎”则暗示了船只在日暮时分停靠岸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第三句“知是夜凉明月出”,巧妙地运用“知”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夜凉的感知,也暗示了月亮即将升起的时刻,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轮明月照亮这宁静的湖面。最后一句“解将雁影落平沙”,以“雁影”和“平沙”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雁群在月光下飞行的场景,它们的身影投射在广阔的沙滩上,形成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宇宙间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洞庭湖秋月之夜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哲理思考,展现出元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情感寄托。
湖上古今月,江上去来潮。
平生梦常到处,小小木兰桡。
映著溪楼螺黛,飘著舵楼红袖,香气共烟销。
烟外寂无语,芳草去迢迢。谁扣枻,且低唱,更吹箫。
短笛数声,凉雨郁悒几难聊。
只付尺缣烟水,便是微云河汉,秋影可能招。
今夕酒边话,都在赤阑桥。
暝云低,凉雨骤,碧落挂龙尾。
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
正吟倚。溪童贳酒才归,洗盏绿浮蚁。
浅酌高歌,都为遣愁计。
是谁下了湘帘,早开新霁,又听取、暮蝉嘶起。
翠奁栖影骄如雪。相思五湖春阔。
闭雨閒门,人因花瘦,花更因谁瘦绝。
吟弦似咽,便唤起盈盈,那禁重折。
嫩约尘空,暗香应妒袖罗窃。年时花里赋别。
玉鬟临水见,曾斗冰洁。
屧径荒踪,笙楼细语,愁入一眉斜月。
轻寒尚怯,甚歌口吹红,梦云都热。
残酒东阑,峭风苏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