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云低,凉雨骤,碧落挂龙尾。
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
正吟倚。溪童贳酒才归,洗盏绿浮蚁。
浅酌高歌,都为遣愁计。
是谁下了湘帘,早开新霁,又听取、暮蝉嘶起。
暝云低,凉雨骤,碧落挂龙尾。
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
正吟倚。溪童贳酒才归,洗盏绿浮蚁。
浅酌高歌,都为遣愁计。
是谁下了湘帘,早开新霁,又听取、暮蝉嘶起。
这首《祝英台近》由清代诗人张祥河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秋夜景象。
首先,词人以“瞑云低,凉雨骤”开篇,渲染出夜晚的沉寂与凉意,云层低垂,细雨急促,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碧落挂龙尾”一句,将目光引向天空,仿佛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条龙尾,既神秘又富有想象空间。
随后,“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两句,通过风声与琴声的交织,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艺术的韵律巧妙结合,仿佛海浪在琴弦上翻腾,生动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自然的和谐。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这一段描述了水流从深院中涌出,直至浸润到亚阑花的根部,不仅展现了水的流动之美,也暗示了生命之源的循环不息。
“正吟倚。溪童贳酒才归,洗盏绿浮蚁。”词人在此处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情景,溪边的儿童刚刚归来,带着买来的酒,清洗酒杯,绿莹莹的泡沫在杯中漂浮,生活的小确幸跃然纸上。
“浅酌高歌,都为遣愁计。”通过饮酒唱歌来排解心中的忧愁,体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时寻求慰藉的心态。
最后,“是谁下了湘帘,早开新霁,又听取、暮蝉嘶起。”湘帘的开启预示着新的开始,而暮色中蝉鸣的响起,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秋夜场景,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伐木久不歌,谷风竟谁陈。
文叔为天子,严陵乃故人。
贵贱既殊绝,物色何殷勤。
三召始能至,再顾不得臣。
迹远交始全,道诎身乃伸。
清风激颓俗,馀辉映千春。
至人在师世,大贤贵亨屯。
所以风云遇,渭水投竿纶。
而我濩落士,偶然挂簪绅。
功成拂衣去,垂钓沧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