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原客邮次壁间东越何生韵示同行诸子四章末章兼调叶恕·其四》
《平原客邮次壁间东越何生韵示同行诸子四章末章兼调叶恕·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筵画烛袅风丝,校赋高唐又一时。

秃柳残绵初燕狎,纤桃甜梦老莺知。

银筝别院收弦早,玉斗横河捲幔迟。

神女千秋总疑案,未妨臣讽写王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宴会上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氛围与自然界的生机。首句“春筵画烛袅风丝”以“春筵”点明宴会背景,“画烛”则增添了宴会的华美与浪漫,而“袅风丝”则描绘了烛光在微风中摇曳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气氛。

接下来的“校赋高唐又一时”,将宴会与古代传说中的“高唐”相联系,暗示了宴会的高雅与文人雅士的聚会,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重视和追求。

“秃柳残绵初燕狎,纤桃甜梦老莺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一句描绘了柳树的枯败与新燕的亲近,后一句则以桃树的甜美与老莺的感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和谐共处。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也寓意着新生与老去的自然规律。

“银筝别院收弦早,玉斗横河捲幔迟”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细节,银筝代表音乐的美妙,别院则暗示了宴会的私密与高雅,而“收弦早”则可能意味着宴会即将结束,宾客们开始准备离席。与此相对,“玉斗横河捲幔迟”则可能描绘了宴会结束后收拾的场景,玉斗与横河、捲幔形成了一幅宁静而有序的画面,体现了宴会的优雅与秩序。

最后,“神女千秋总疑案,未妨臣讽写王痴”两句,以“神女”这一神话人物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与传说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反思。这里的“疑案”可能指的是对历史事件或传说的解读与质疑,而“臣讽写王痴”则可能是对某种理想或愿望的表达,或是对某种行为的讽刺与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春天宴会的美丽与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竹寄浦懒翁·其一

君家溪水上,种竹绕幽栖。

雨后翠阴合,钩帘听鸟啼。

(0)

送廖教谕再任松溪县庠

匆匆相送出都城,回首松溪两月程。

行藁近添新著述,到官仍复旧师生。

坛开红杏微风暖,池长青芹细雨晴。

今岁秋闱攀桂客,多应讲下占魁名。

(0)

挽穆先生

闻说当年谒至尊,布袍藜杖入军门。

六韬适遇风云会,二子皆承雨露恩。

丘陇岂期身遽殁,功勋应与国长存。

董公遮道真奇事,太史于今可并论。

(0)

至成都

京国远来将万里,士民欢悦共讴吟。

久钦西伯施仁政,终见东平乐善心。

江带锦城花烂漫,山横剑阁树萧森。

只今宗社安如石,圣念尤亲九族深。

(0)

题郭掾未伸轩卷

亲丧不葬孤儿罪,声欲彻天成永号。

一日九原封马鬣,百年万事付鸿毛。

秋风白发身今老,寒食青山梦转劳。

家圃卖瓜归去好,墓庐攀柏种来高。

(0)

题三余斋卷送钱掾还乡

白门送客日已斜,车马塞路风吹沙。

金印何须大如斗,锦城不如早还家。

雨夜空庭惟木叶,雪晴深谷有梅花。

三余斋中自足乐,闭门读书双鬓华。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