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宦南来莫怨嗟,府中争喜判生花。
中朝正合持衡鉴,御史何曾负国家。
未忝阳城官有庳,全胜贾谊傅长沙。
终令国事还公等,会见明廷辨正邪。
谪宦南来莫怨嗟,府中争喜判生花。
中朝正合持衡鉴,御史何曾负国家。
未忝阳城官有庳,全胜贾谊傅长沙。
终令国事还公等,会见明廷辨正邪。
这首元代成廷圭的《送王仲沔御史除安庆府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仲沔被任命为安庆府判的祝贺和期许。首句“谪宦南来莫怨嗟”安慰王仲沔不必因贬谪南方而懊恼,暗示了他可能有过挫折,但诗人鼓励他积极面对。次句“府中争喜判生花”描绘了众人对王仲沔才华的认可,比喻他的判决如生花妙笔,令人欣喜。
第三句“中朝正合持衡鉴”赞扬王仲沔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具备公正判断的能力,暗示他能为朝廷的决策提供明智的见解。第四句“御史何曾负国家”进一步强调御史的责任重大,期待王仲沔不会辜负国家的期望。
第五、六句“未忝阳城官有庳,全胜贾谊傅长沙”以古代贤臣阳城和贾谊为例,肯定王仲沔的能力超过他们,暗示他在新的职位上会有出色的表现。最后两句“终令国事还公等,会见明廷辨正邪”寄予厚望,相信王仲沔将凭借其才能,使国事得以公正处理,揭露并纠正朝廷中的不正之风。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王仲沔能力的肯定,体现了对国家忠诚和公正执法的赞美。
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
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
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
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
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我欲访终南,汉江不可渡。
忽闻别乘行,云去武昌路。
武昌城郭江汉滨,旌旗袅袅秋复春。
黄鹤楼前几吹笛,赤乌年后一沾巾。
白蘋红蓼洲仍绿,粉堞悲笳夜相促。
星月犹多绕树乌,封疆曾是中原鹿。
幸生明世居上游,碌碌那肯奔走休。
只今威权半刺史,况复才力惊诸侯。
忆在金螺获神剑,二十馀年经烈焰。
临岐拂拭白日回,志士平生从此见。
老我深山奈别何,楚人何处起讴歌。
他时过棹应相问,傍宿渔家明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