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
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
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
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
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
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
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
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
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再赠三首用前韵(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贾浪仙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境遇的感慨。
首句“吾怜贾浪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贾浪仙的同情与喜爱。接着,“寂寂长安居”一句,点出了贾浪仙在长安的孤独生活状态,通过“藜羹与粝饭”、“出门寡俦侣”等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贾浪仙生活的简朴与寂寞。
“独跨短尾驴”描绘了贾浪仙独自出行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而“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则表现了贾浪仙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无奈感。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两句,通过酒与书的对比,反映了贾浪仙与世隔绝、缺乏知音的处境。最后,“梁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表达了对贾浪仙生活条件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是对贾浪仙命运的感慨,将他比作古代被遗忘的才子,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深深惋惜。“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则是对贾浪仙才华的肯定,同时寄托了对他的希望,希望他能像荆山之玉、沧海之珠一样,最终得到应有的价值和认可。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贾浪仙生活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才华、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西来迁客莫回首,一望令人一断䰟。
正使长安近于日,烟尘满目北风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