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徐孺子祠堂》。诗中,黄庭坚以乔木幽居的场景开篇,描绘了一位隐士般的徐孺子寓所的宁静与清幽,"乔木幽人三亩宅"形象地展现了祠堂主人的高洁品格和简朴生活。接着,他通过"生刍一束向谁论"暗示了徐孺子的孤独与淡泊,即使有再好的草料,也无人能理解他的志向。
"藤萝得意干云日"运用了象征手法,藤萝攀援而上,仿佛表达了徐孺子的才情和志向高远。然而,"箫鼓何心进酒樽"则揭示出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世俗的热闹和应酬,只有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满足。
诗人进一步思考,"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意思是即使普通人家也可能缺乏像徐孺子这样的人才,而官府中也不乏陈蕃那样的贤者,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最后,"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淡泊名利的态度的赞赏,以及对当下人们嘲笑这种态度的批评。他感慨时间流逝,湖水依旧,而徐孺子的精神却如旧痕般历久弥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徐孺子祠堂的描绘,赞美了其主人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