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溺死,女死哭。丑类从尸浮,应有神为戮。
人心诚,水神灵。溺者今何限,不闻号恸声。
水怪水怪方纵横。
父溺死,女死哭。丑类从尸浮,应有神为戮。
人心诚,水神灵。溺者今何限,不闻号恸声。
水怪水怪方纵横。
这首诗名为《饶娥哭》,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悲惨的画面,通过“父溺死,女死哭”的开篇,直接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哀伤与悲剧的情境之中。接着,“丑类从尸浮,应有神为戮”两句,不仅揭示了溺死者被恶人利用或遗弃的残酷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之神的呼唤,希望神灵能惩治这些不义之徒。
“人心诚,水神灵”这两句,强调了人性的真诚与自然界的神灵力量,暗示了即使在极端的不幸面前,人类的善良本性和自然界的公正依然存在。然而,紧接着的“溺者今何限,不闻号恸声”则揭示了悲剧的普遍性与社会的冷漠,人们面对溺水事件时,似乎缺乏足够的同情和关注,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忽视,也是对社会道德的拷问。
最后,“水怪水怪方纵横”一句,以“水怪”象征那些在水中肆虐、危害生灵的恶势力,同时也暗喻了社会中种种不公与邪恶现象的横行无忌。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以及社会对于悲剧事件的态度与责任。邵宝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吁。
太行西北云横目,一日九回肠断续。
舍官就养诚所愿,百口煎熬食不足。
逆行倒置坐迂阔,相负此生惟此腹。
兹行远去父母国,恋恋不同桑下宿。
山长水远苦愁人,不觉秋风惊鬓绿。
平生拙宦失捷径,兰蕙当门为谁馥。
文章既不一钱直,五经安用窗前读。
东涂西抹竟何有,坐叹马鞍消髀肉。
公家无补一毫发,鼠窃太仓饕寸禄。
既无里妪谁乞火,未有先容莫投玉。
天涯怀抱为谁开,尽写穷愁入诗轴。
扬州梦乍。念瘦减带围,琼枝题罢。
茧栗寄情,婪尾行歌年时话。参天千尺苍云罅。
记晼晚、斜阳亭榭。倚阑无奈,将离意绪,翠阴初夏。
三雅。花间自遣探芳讯,又是红翻阶下。
色相未空,时世妆成春无价。柔香长系秋千社。
问谁信、霜丝盈把。待教幽径重寻,临醉颜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