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正定,作正观。众生受苦,我心何安。
随类现身无处觅,天风卷海夜涛寒。
入正定,作正观。众生受苦,我心何安。
随类现身无处觅,天风卷海夜涛寒。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观音赞》其一。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敬仰和对世间众生苦难的深深关怀。"入正定,作正观",描绘了诗人进入禅定状态,以正见审视世间万象,展现出修行者的内心平静与洞察力。"众生受苦,我心何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众生遭受痛苦的悲悯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立即解除众生苦难的自责与不安。
"随类现身无处觅",进一步强调观音菩萨能化身无数,普度众生,但诗人却感到在茫茫人海中难以寻觅到她的身影,反映出观音的神秘与伟大。最后一句"天风卷海夜涛寒"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内心的清凉与寂寥,同时也寓含着观音菩萨如海般的慈悲胸怀,即使在暗夜寒涛中,她的慈悲之光依然照亮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修行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观音菩萨的虔诚和对世间苦难的深沉思考,具有浓厚的佛教禅意和人文关怀。
金华高哉几千丈,翠壁重峦不可上。
上下飞潜灵液通,朝暮烟云姿万状。
我闻元女蟠金鼎,至今遗粒犹可饷。
又闻仙姑驾银鹿,至今瑶田印层嶂。
金华本是东南奇,未数剑门天下壮。
有时笙箫响青云,犹疑幢节迎仙仗。
自古长生端有术,飘飖群仙尚无恙。
祗今洞天双龙飞,何处华表声清喨。
谁将此山真面目,尽收奇伟归图障。
居然冈阜北堂前,未须屣履勤敖放。
短松青铁干,童童三尺馀。
花实少姿媚,独与寒心俱。
暴霜时侵凌,奋怒张雄须。
长楸拥肿材,旁荫可容车。
秋风一夕来,解剥惟朽株。
物性在坚柔,何必长短殊。
楸叶已泥滓,松干犹青肤。
无烦问高下,且辨荣与枯。
大昴光芒正,荆河气象浑。
始知真相出,遂见本朝尊。
汉地汝阳国,程侯司马孙。
精刚得金气,深厚体乾元。
申甫生周岳,皋夔拱舜轩。
山河归妙算,社稷系昌言。
九鼎群生重,洪炉一气奔。
群雏忌雕鹗,众草失兰荪。
慷慨提千骑,扶摇下九阍。
秦关春草短,洼水暮云屯。
诗必曹刘敌,兵须卫霍论。
谈馀珠委积,笔落凤腾骞。
秀发烟霞外,丹心金石存。
未归真宰柄,犹倚大师藩。
日月回龙角,星辰会紫垣。
气凌金节润,风入绣旗翻。
歌管倾南国,簪裾拜庆门。
飞黄下天厩,缥酒赐尧樽。
固有神灵护,应知福禄蕃。
蟠桃三结实,未见老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