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谊上人石室》
《题谊上人石室》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接石为巢瓦缝攲,家风惟有白云知。

连筒远取煎茶水,种竹先寻挂衲枝。

庵小偏涵新世界,山空不见旧亭池。

清宵一段西来意,林影参差月上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rénshíshì
sòng / qiūkuí

jiēshíwèicháofèngjiāfēngwéiyǒubáiyúnzhī

liántǒngyuǎnjiāncháshuǐzhǒngzhúxiānxúnguàzhī

ānxiǎopiānhánxīnshìjièshānkōngjiànjiùtíngchí

qīngxiāoduàn西láilínyǐngcānchàyuèshàngshí

注释
接石:用石头建造。
巢瓦缝攲:巢穴的瓦片倾斜不平。
家风:家族或个人的风尚、品格。
白云知:象征高洁无尘。
连筒:连接长筒。
煎茶水:煮茶的水。
挂衲枝:悬挂僧衣的树枝,可能指禅修生活。
庵小:小庵。
新世界:新的境界或想象中的世界。
旧亭池:过去的亭台池塘。
清宵:清冷的夜晚。
西来意:从西方(佛教文化中常指精神追求的方向)来的意念。
林影参差:树林的影子错落有致。
月上时:月亮升起的时候。
翻译
石头接成的巢穴瓦片歪斜,家风只有白云能了解。
用长长的竹筒从远处取来煮茶的水,种竹时先找好挂僧衣的树枝。
小庵深藏,仿佛包容了一个新的世界,山中空旷,看不见昔日的亭台池塘。
在清凉的夜晚,我带着西来的思绪,看着树林光影交错,月儿升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山中石室的生活情景。"接石为巢瓦缝攲"表明石室的简陋,"家风惟有白云知"则透露出隐者的高洁品格和与世隔绝的心境。"连筒远取煎茶水"、"种竹先寻挂衲枝"两句展示了隐者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尊重。

"庵小偏涵新世界"一句,通过对庵室大小的描写,表现出隐者内心世界的宽广和宁静。"山空不见旧亭池"则是对外在世界变化的一种感慨,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清宵一段西来意,林影参差月上时",通过夜晚的宁静和月光下树影的摇曳,传递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秋怀六首·其二

梧桐堕金井,寒棨栖露丛。

离居在万里,一夕生秋风。

秋风忽已暮,离居邈何处。

独寐在重帏,相从乃中路。

(0)

感怀

自笑颓然一老翁,十年奔走鬓飞蓬。

中原虎斗干戈满,四海人忧杼轴空。

葛亮平生恢复计,汾阳材略中兴功。

何当远望舂陵郭,佳气朝来正郁葱。

(0)

同前题下字韵二首·其二

兵骄乱纪律,荡然无上下。

虽乏哙等才,耻与哙等伍。

江南久丧乱,州郡俱榛莽。

况复此辈反,黎庶不胜苦。

括囊索金银,杀人掠子女。

元恶幸诛擒,所失宁复取。

治乱如理丝,不理将失绪。

治田当去蠹,不去终害黍。

军容欲不惊,必先肃其旅。

梁栋欲不倾,必先正其础。

措置果合宜,何忧不得所。

(0)

春晚

风雨春如客,烟霞日似年。

莺歌把酒听,花落抱琴眠。

树暗藏书谷,香流洗药泉。

好怀无处说,谁与系江船。

(0)

遣兴答李道源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挲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0)

春游三首·其三

上日开筵曲水滨,年年相忆在兹辰。

千家榆火催寒食,万点杨花照暮春。

紫燕却归寻旧主,黄鹂到处唤游人。

东来巢父如相问,为觅风流贺季真。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