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时山叶积,苔藓上幽轩。
豆蔻红多子,芭蕉小有孙。
沉酣深酒性,慷慨断琴言。
盈手惟芝髓,遥遥寄绮园。
经时山叶积,苔藓上幽轩。
豆蔻红多子,芭蕉小有孙。
沉酣深酒性,慷慨断琴言。
盈手惟芝髓,遥遥寄绮园。
这首诗描绘了贫居者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经时山叶积,苔藓上幽轩”,以“山叶”、“苔藓”、“幽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山中的树叶堆积,时间仿佛凝固,而幽轩之上覆满苔藓,更添几分古朴与神秘。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居住者的孤独与隐逸。
颔联“豆蔻红多子,芭蕉小有孙”,通过“豆蔻”和“芭蕉”的生长状态,展现了生命的繁衍与延续。豆蔻花红艳,果实累累,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芭蕉虽小,却已有子孙,寓意着希望与传承。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
颈联“沉酣深酒性,慷慨断琴言”,揭示了贫居者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他沉醉于酒中,享受那份醇厚与深沉,同时也慷慨激昂地弹奏着琴弦,倾诉心中的情感与理想。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虽身处贫困,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盈手惟芝髓,遥遥寄绮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手中只有灵芝的精髓,象征着珍贵的友情与心灵的寄托。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贫居者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绍兴建元二十二,良月壬午时丁未。
王家辞弟游帝都,出门满眼思亲泪。
鹡鸰送我过原隰,朋友携尊宿萧寺。
朝离黄塘惜分别,莫宿青山嗟独自。
初心满拟游雁山,行止非人辄乖异。
黄岩留连越三宿,故旧过从日沈醉。
郑生伴我千里行,近世人无此风义。
皇华亭上一回首,陡觉眉头起乡思。
西江十里浮桥边,把酒登楼吟拥鼻。
山行初逢建子月,入眼梅花已春意。
前观三渡觉非旧,下视两滩真可畏。
渡头仙人还笑我,髭须如棘犹名利。
欲入天台观石桥,行来匆匆未能遂。
途中邂逅张老丞,十五年前乐清尉。
自嗟吾非沈谢辈,面目从来苦难记。
飞泉枕上梦成魔,达旦思家何曾睡。
细雨濛濛入关岭,旅邸重寻旧题字。
雨脚微收过天姥,洗出峰峦叠苍翠。
刘阮祠荒土犹赤,溪山真是神仙地。
道旁石现小金仙,传舍荒凉谁废置。
柘溪竹染儿女痕,石岭松含栋梁器。
路入南明观石佛,楼阁岧峣更深邃。
八年行役两来游,岩上题诗记前事。
乘兴剡溪寻故人,久别相逢杂悲喜。
义风吹水送行舟,越国江山满瞻视。
十四岁娥孝且烈,三百里湖明更媚。
千岩竞秀壑争流,终日贪看趣遥寄。
西兴渡口声如雷,银浪崔嵬魄惊悸。
江神为我风色平,天阙煌煌瞻象魏。
贤关访旧话酸辛,更食齑盐旧滋味。
学官欲以职事留,自愧非才力辞避。
观台云物端可书,宫线初长日南至。
龙山僦舍观大礼,仪仗森然典文备。
人臣贵盛古今无,秦公父子俱为使。
景灵告谢乐声回,鹓鹭花枝侈君赐。
西游连日睹天颜,和气氤氲散憔悴。
岁云莫矣却归来,捉笔书为于役志。
《西征》【宋·王十朋】绍兴建元二十二,良月壬午时丁未。王家辞弟游帝都,出门满眼思亲泪。鹡鸰送我过原隰,朋友携尊宿萧寺。朝离黄塘惜分别,莫宿青山嗟独自。初心满拟游雁山,行止非人辄乖异。黄岩留连越三宿,故旧过从日沈醉。郑生伴我千里行,近世人无此风义。皇华亭上一回首,陡觉眉头起乡思。西江十里浮桥边,把酒登楼吟拥鼻。山行初逢建子月,入眼梅花已春意。前观三渡觉非旧,下视两滩真可畏。渡头仙人还笑我,髭须如棘犹名利。欲入天台观石桥,行来匆匆未能遂。途中邂逅张老丞,十五年前乐清尉。自嗟吾非沈谢辈,面目从来苦难记。飞泉枕上梦成魔,达旦思家何曾睡。细雨濛濛入关岭,旅邸重寻旧题字。雨脚微收过天姥,洗出峰峦叠苍翠。刘阮祠荒土犹赤,溪山真是神仙地。道旁石现小金仙,传舍荒凉谁废置。柘溪竹染儿女痕,石岭松含栋梁器。路入南明观石佛,楼阁岧峣更深邃。八年行役两来游,岩上题诗记前事。乘兴剡溪寻故人,久别相逢杂悲喜。义风吹水送行舟,越国江山满瞻视。十四岁娥孝且烈,三百里湖明更媚。千岩竞秀壑争流,终日贪看趣遥寄。西兴渡口声如雷,银浪崔嵬魄惊悸。江神为我风色平,天阙煌煌瞻象魏。贤关访旧话酸辛,更食齑盐旧滋味。学官欲以职事留,自愧非才力辞避。观台云物端可书,宫线初长日南至。龙山僦舍观大礼,仪仗森然典文备。人臣贵盛古今无,秦公父子俱为使。景灵告谢乐声回,鹓鹭花枝侈君赐。西游连日睹天颜,和气氤氲散憔悴。岁云莫矣却归来,捉笔书为于役志。
https://shici.929r.com/shici/SYBti7g.html
萧萧蘋末生秋声,登临遐想兰台英。
天高气清水碧色,明月相映光如琼。
脱叶翩翻下深樾,莲社高人诗兴发。
讲外吟馀心更闲,白云满袖眠禅窟。
竹径通幽人不来,鸟鸣山静独徘徊。
应笑世间名利客,一生扰扰徒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