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开筵曲水滨,年年相忆在兹辰。
千家榆火催寒食,万点杨花照暮春。
紫燕却归寻旧主,黄鹂到处唤游人。
东来巢父如相问,为觅风流贺季真。
上日开筵曲水滨,年年相忆在兹辰。
千家榆火催寒食,万点杨花照暮春。
紫燕却归寻旧主,黄鹂到处唤游人。
东来巢父如相问,为觅风流贺季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诗人吴志淳在曲水之滨设宴,回忆起每年此时的情景。他观察到千家万户燃起榆木火堆,象征着寒食节的到来,而漫天飞舞的杨花则映照出暮春的景色。紫燕回归旧巢,黄鹂鸣叫着吸引游人,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借物寓意,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问候。如果巢父东来,诗人会托他向名叫贺季真的风流人物传达自己的问候,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交流的春游诗,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进士起家,为吏有绩。
虽窭人子,孔武且硕。我惠我威,养我如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虎暴人境,肆作机阱。
侯曰彻之,病在乎政。惟此戾虫,乃与政通。
风林岑蔚,征夫不逢。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
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
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
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