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有高士,意气实霞举。
薄宦不徇时,三仕未跻膴。
分符及盛年,地近庾山紫。
赫赫何所知,闷闷只循理。
王门再曳裾,去思尚孔迩。
行路转多艰,拂衣还故里。
十五男女儿,婚嫁俱毕矣。
行年八十馀,矫矫类仙侣。
鼓棹出汉江,五岳从兹始。
邯郸大道旁,别君逾二纪。
念我本同声,访我金陵市。
促膝靡所谈,雅尚仍图史。
筋力不自劳,驱车又复起。
吴越美遨游,选胜犹未已。
楚中有高士,意气实霞举。
薄宦不徇时,三仕未跻膴。
分符及盛年,地近庾山紫。
赫赫何所知,闷闷只循理。
王门再曳裾,去思尚孔迩。
行路转多艰,拂衣还故里。
十五男女儿,婚嫁俱毕矣。
行年八十馀,矫矫类仙侣。
鼓棹出汉江,五岳从兹始。
邯郸大道旁,别君逾二纪。
念我本同声,访我金陵市。
促膝靡所谈,雅尚仍图史。
筋力不自劳,驱车又复起。
吴越美遨游,选胜犹未已。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刘左史的高士,其意气风发,不为世俗所累,多次为官却未曾追求高位。他正值壮年,被分派到靠近庾山紫之地任职,行事遵循天理,不求闻达。他曾两次出入王门,但心系百姓,离去之时仍感与民情相切近。然而,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终他选择辞官归隐故里。
在故里,他与家人一同见证了儿女们的婚嫁,享受着家庭的温馨。至晚年,他依然精神矍铄,宛如仙侣。他乘舟沿汉江而下,开启了对五岳的探索之旅。与刘左史分别已有二十二年之久,想起当初我们曾是同声之友,如今他来访金陵市,促膝长谈,话题依旧围绕着雅致的风尚和历史典籍。
尽管年事已高,他仍不辞辛劳,驾车再次启程。他对吴越地区的美景充满向往,寻找最佳的游览胜地,似乎永无止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左史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友情的怀念与敬仰。
海雾初开明海日,近树远山青历历。
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昼如何成暝色。
不知一风何许来,雾开还合合还开。
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
海神无处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
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
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两点海门山。
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
岁前问讯翟园梅,不知作么不肯开。
岁后遣人访消息,春风一夜花都拆。
老夫闻此喜欲癫,小儿终夕不成眠。
南烹北果手自饤,漆櫑银瓶色相映。
千骑朝来填戟门,双旌已复指梅园。
东风无端动地起,横作清寒止游子。
老夫孤闷搔白头,小儿劝翁翁勿愁。
人言好事莫作意,雨妒风憎鬼神忌。
欲游不必言,阻游不必计。
从今只拣天色佳,走就梅花求一醉。
谁言天上张公子,飞下崆峒看晓晴。
为爱东坡题八境,却同严助厌承明。
诗来风雨荒凉后,语带江山紫翠横。
更遣曲生相暖热,十年同社再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