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张宿角,又东西天远。那得明珠慰微愿。
怕苍苔风雨,门掩春深,摧损了,去后桃花人面。
艳情留梦忆,忆唱回波,筝柱斜行拂金雁。
忆背玉虫釭,絮语吹兰,更忆到、枕函娇唤。
问何似、今番不相逢,便前度相思,也还堪遣。
星张宿角,又东西天远。那得明珠慰微愿。
怕苍苔风雨,门掩春深,摧损了,去后桃花人面。
艳情留梦忆,忆唱回波,筝柱斜行拂金雁。
忆背玉虫釭,絮语吹兰,更忆到、枕函娇唤。
问何似、今番不相逢,便前度相思,也还堪遣。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词人姚燮所作,其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开篇“星张宿角,又东西天远”,以星空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接下来“那得明珠慰微愿”,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仿佛在寻找一颗能够照亮心灵的明珠,来满足那微小的愿望。
“怕苍苔风雨,门掩春深,摧损了,去后桃花人面。”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雨侵袭,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美好的消逝。桃花与人面的比喻,既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色,也暗含了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这里的情感是哀婉而深沉的,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与不舍。
“艳情留梦忆,忆唱回波,筝柱斜行拂金雁。”这一段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的回忆,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唱回波、筝柱斜行、拂金雁,这些细节不仅富有画面感,也蕴含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忆背玉虫釭,絮语吹兰,更忆到、枕函娇唤。”这一部分则更加细腻地刻画了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回忆中的对话与动作,展现出两人之间温馨而甜蜜的互动。玉虫釭、絮语吹兰、枕函娇唤,这些词汇充满了浪漫与柔情,让人感受到那份难以忘怀的爱意。
最后,“问何似、今番不相逢,便前度相思,也还堪遣。”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过去的怀念。面对无法重逢的现实,主人公试图从回忆中找到安慰,即使相思之情依旧,但至少可以暂时缓解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整体而言,《洞仙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回忆与怀念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追忆,以及面对现实无奈时的自我慰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