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廖非子书赋答却寄》
《得廖非子书赋答却寄》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去年送君黄木湾,今年书来在燕山。

灞陵古道凭谁醉,易水秋风老客颜。

故国白云情嘿嘿,旧宫禾黍泪潸潸。

罗浮夜夜遥相忆,绝壁飞泉忍独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的《得廖非子书赋答却寄》。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联“去年送君黄木湾,今年书来在燕山。”以时间的流转,地点的变换,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各自生活的场景,蕴含着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颔联“灞陵古道凭谁醉,易水秋风老客颜。”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灞陵和易水,分别象征着离别与壮志未酬的情感,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面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故国白云情嘿嘿,旧宫禾黍泪潸潸。”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白云、禾黍都是自然界的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它们承载了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与不舍,泪水的滑落,更是情感的强烈流露。

尾联“罗浮夜夜遥相忆,绝壁飞泉忍独攀。”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罗浮山是诗人想象中的相聚之地,夜夜相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而“绝壁飞泉”则象征着追求与挑战,诗人虽独自攀登,但心中有友人的陪伴,这份勇气与坚持令人动容。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辽阳怀顿修·其三

连年频苦别,总对朔风寒。

尔多师友性,余少水云欢。

挥泪檐霜白,行吟木叶乾。

人生不可料,况复此时难。

(0)

辽阳怀顿修·其二

我到辽阳日,初参佛眼时。

亦怜穷子意,谈笑共忘机。

问旧挑灯暗,论诗补字奇。

夜寒高兴发,不见浙江儿。

(0)

别陈人白

我来海外交陈君,陈君明爽绝不群。

煮茗夜谈日继之,眼昏喉尰犹未离。

激昂大道无馀蕴,探颐至理尽精微。

人生聚会如大梦,车尘之下不可知。

陈君有文我能削,陈君有过我敢摘。

陈君爱我非在此,我爱陈君亦如彼。

有文有行世不少,功高名大看愈小。

一身众患岂能当,予与陈君后话长。

苦莫苦兮疹饥骨,余犹视之如饴蜜。

乐莫乐兮拥舞女,余正视之如刀锯。

我语陈君受不失,此情十分未去一。

君不见海门之水深且宽,君不见五指之山高且嵂。

山高河广会自稀,忠告之言莫置之。

我今别君挥手去,相思常在月明时。

(0)

早起

残星在户月盈阶,独起披衣踏草鞋。

料得城中人卧稳,蒙头敝絮掩空斋。

(0)

重裘仍旧怯衣单,行道何曾泣路难。

自是病夫禁不得,不关冰雪迫人寒。

(0)

谢因翁寄夏衣

五月披裘自采薇,故人何处授轻衣。

无端惹得薰风动,拂尽黄沙白日晖。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