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船行》
《双船行》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侬家住横山,生长山桥东。

昨日出赛神,忘却拜社公。

来时船头雨,去时船头风。

侬家住云溪,生小绣古佛。

归宁无一程,返棹不终日。

来时半帆风,去时半帆月。

双船遥遥何处分,出得小溪当水门。

姊行持香妹持烛,同向晏公祠内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与风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水乡中出赛神、拜祭社公的场景,以及她们乘船往返的日常情景。

首段“侬家住横山,生长山桥东。昨日出赛神,忘却拜社公。”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背景,通过“忘却”二字,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是不经意间的一次活动,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

接着,“来时船头雨,去时船头风。”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行驶的情景,雨和风作为自然界的元素,既增添了出行的不便,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季节的变换,体现了水乡生活的多变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侬家住云溪,生小绣古佛。”这一段转而描写女子的家境与兴趣,云溪的宁静与古佛的庄严形成对比,暗示了女子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对宗教文化的尊重。

“归宁无一程,返棹不终日。”表达了女子归家的轻松与自由,无需长途跋涉,一日即可返回,体现了水乡交通的便利与生活的节奏。

“来时半帆风,去时半帆月。”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航行景象,半帆风与半帆月,既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水乡夜色的静谧与美丽。

最后,“双船遥遥何处分,出得小溪当水门。”将视线拉远,描绘了船只在水道中的穿梭,以及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场景,充满了对旅途终点的期待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水乡人民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一幅生动的水乡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欧武士绍思见过索赠

一时任侠道旁名,边塞他年往请缨。

马上青山聊傲睨,匣中宝剑有悲鸣。

杯行讯急巡兵合,觞令深岩斩将成。

姓字莫通俱酩酊,卫青行阵是君兄。

(0)

过韦涌再访方山人际明不遇

春早凭高望大洲,棕鞋桐帽过江头。

问津何处寻安道,挂席东风送子猷。

几度关门占紫气,再来岩壑觅青牛。

白云深锁人难见,兴尽空回剡曲舟。

(0)

游报恩寺访恩上人

蹑屧登金地,逢师一语同。

此生元似幻,无色不成空。

慧日开灵境,慈云护法宫。

未须谈六代,禅藻在江东。

(0)

丁丑除夕

爆竹京台夕,浮生客似星。

风尘怜马走,天地寄鸿冥。

易水迎春白,燕山送晚青。

所思千万里,飞梦下烟汀。

(0)

友人何于参自岭南北上过广陵访余客邸共宿十夕而别因赋此为赠

广陵驿下大江干,谁遣西来十日欢。

落魄怜余羁楚甸,连翩送尔入长安。

分镳自觉酣歌少,仗剑休嗟行路难。

到日侠游多乐事,上林秋色月中看。

(0)

游弘法寺

久客滞燕州,时寻宝地游。

幽栖随鸟入,徙倚听泉流。

林树笼禅阁,烟霞绕佛楼。

高僧同一笑,何异虎溪头。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