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定风波·其二》。诗人以野草闲花与杜鹃鸟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通过对比,暗示了即使春光易逝,杜鹃鸟的啼声却唤起了他对过去岁月的记忆。"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进一步表达了对故土和往昔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无奈。
接下来的"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描绘了一幅宫廷景象,暗指朝代更迭,君主更换,而自己只能在花前感叹岁月无情,"莫问兴亡今几主",流露出对国家兴衰的淡漠态度。最后,"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以鸟自比,表达出词人对于自身年华老去、无法再参与政事的羞愧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闻道降纶书,为邦建綵旟。
政凭循吏往,才以贵卿除。
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
荣承四岳后,请绝五天初。
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
撰期行子赋,分典列侯居。
别望喧追饯,离言系惨舒。
平芜寒蛬乱,乔木夜蝉疏。
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
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尝闻天女贵,家即帝宫连。
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
桥低乌鹊夜,台起凤皇年。
故事犹如此,新图更可怜。
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
峰夺香炉巧,池偷明镜圆。
梅花寒待雪,桂叶晚留烟。
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