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风波·其二再用韵和赵晋臣敷文》
《定风波·其二再用韵和赵晋臣敷文》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定风波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0)
注释
野草闲花:泛指寻常的花草,非名贵品种。
杜鹃:鸟名,叫声凄凉,常引人思乡或哀愁。
谩道:空谈,无谓地说。
梅雨:江南夏季的一种连绵阴雨天气。
石榴花:象征离别或哀伤。
万红巾:形容众多女子的红色头巾。
兴亡:朝代更迭,兴衰变迁。
毛羽:鸟的羽毛,此处比喻鸟鸣。
翻译
野草闲花不配在春天盛开,只有杜鹃鸟的声音熟悉又古老。
别再说不如回家隐居,因为连梅雨季节和石榴花都让人想起离别之痛。
宫殿前的大臣们与深宫中的女子,他们的服饰形成鲜明对比,红袍与众多红巾相映。
不必追问如今换了多少君主。只听,花丛中鸟儿的叫声已让人为之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定风波·其二》。诗人以野草闲花与杜鹃鸟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通过对比,暗示了即使春光易逝,杜鹃鸟的啼声却唤起了他对过去岁月的记忆。"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进一步表达了对故土和往昔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无奈。

接下来的"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描绘了一幅宫廷景象,暗指朝代更迭,君主更换,而自己只能在花前感叹岁月无情,"莫问兴亡今几主",流露出对国家兴衰的淡漠态度。最后,"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以鸟自比,表达出词人对于自身年华老去、无法再参与政事的羞愧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归路

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

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

(0)

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闻道降纶书,为邦建綵旟。

政凭循吏往,才以贵卿除。

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

荣承四岳后,请绝五天初。

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

撰期行子赋,分典列侯居。

别望喧追饯,离言系惨舒。

平芜寒蛬乱,乔木夜蝉疏。

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

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0)

单于川对雨二首·其一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

缘阶起素沫,竟水聚圆文。

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

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

(0)

宫词·其二十六

少年相逐采莲回,罗帽罗衫巧制裁。

每到岸头长拍水,竞提纤手出船来。

(0)

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

尝闻天女贵,家即帝宫连。

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

桥低乌鹊夜,台起凤皇年。

故事犹如此,新图更可怜。

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

峰夺香炉巧,池偷明镜圆。

梅花寒待雪,桂叶晚留烟。

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

(0)

咸阳览古

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

版筑林光尽,坛场霤听疏。

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

唯有骊峰在,空闻厚葬馀。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