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剑头》
《折剑头》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éjiàntóu
táng / bái

shízhéjiàntóuzhīzhézhīyóu

qīngshéwěishùcùnfēngtóu

shìzhǎnjīngránjiāoqiú

quēluòzhōngwěirénshōu

yǒujièxìnghǎogānghǎoróu

qīngzhízhéjiànyóushèngquángōu

注释
拾得:捡到。
折剑头:断剑的剑头。
一握:一手握住。
青蛇尾:比喻剑尾。
碧峰头:比喻剑尖。
鲸鲵:大型海洋生物,此处指巨鲸。
蛟虬: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此处指蛟龙。
委弃:丢弃。
鄙介性:卑微而正直的性格。
好刚不好柔:喜欢刚直而不喜欢柔顺。
直折剑:直而断裂的剑。
曲全钩:弯曲但完整的钩子。
翻译
捡到断剑的剑头,不知道它是如何断掉的。
握在手中的剑尾像青蛇的尾巴,剑尖仿佛几寸高的青山之巅。
猜测它是斩杀过大鲸或巨蟒,也可能是刺过蛟龙的利剑。
如今它残缺地落在泥土中,被丢弃无人问津。
我有卑微耿直的性格,喜好刚强而不喜欢柔顺。
不要轻视这把直而断裂的剑,它仍胜过弯曲完整的钩子。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把断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刚毅不屈、坚持原则的赞赏和自我期许。开篇"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直接引出了断剑这一意象,同时也带来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遐想。紧接着"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描绘了断剑的形态,用"青蛇"比喻其蜿蜒曲折,用"碧峰"形容其坚硬锋利。

中间两句"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进一步描绘了断剑可能的历史使命——或许它曾经杀过巨兽,或刺穿过怪物,但如今却被遗弃在泥土之中,无人问津。这不仅是对断剑的描述,也是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最后两句"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则表达了诗人的个性——他倾向于选择坚定和强硬,而非柔弱与妥协。并且,他认为即使是断剑,也比那些弯曲而完整的钩子更加值得尊敬。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品格和原则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断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价值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时代沧桑、英雄不再的感慨。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岁暮书怀

朔风适变寒,晓日将含煦。

南国殊未还,东山岁云暮。

浮生奄忽往,芳颜安得驻。

寄谢人世间,纷华尤可悟。

(0)

太尉韩国文忠富公哀词·其四

去年春作耆英会,一坐簪绅仰典刑。

今日共嗟天不慭,惟瞻英范在丹青。

(0)

司马温公挽词·其四

傅岩旧迹今犹在,兼与安平祖庙邻。

贤相裔孙还卜宅,先畴吉土是归真。

(0)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其三

名遂营身退,高风近古稀。

台司脱屣去,空土挂冠归。

仁寿宜难老,朝阳叹易晞。

宸篇学丘祷,恩耀贲泉扉。

(0)

慈圣皇太后挽词·其二

圣孝攀慈范,神游冀少留。

重明缘积庆,阴德在贻谋。

制服从恩重,因山变礼优。

白云何处去,雪涕望嵩丘。

(0)

赠国信毕少卿北京作

邺下常推七子才,兔园宾客重邹枚。

三千里外出疆去,四五年前点顿来。

将幕未归惭老大,使旃重到喜追徘。

朔风不度龙沙远,只向云中讲信回。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