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尝观不尽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尝观不尽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诀》。此诗通过描绘夜晚独自修炼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以及对道法修持的专注和执着。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这两句表达了夜晚开始修炼之事,必须在同一处进行并完成,不可中断。"蛟龙"是古代神话中的水族动物,象征着潜藏的力量和能量,"莫放睡"则强调了警觉与专注的态度,而"雷雨直须休"则是在强调自然界的变化不可预测,因此修炼之事需在风雨来临前完成。
"要会无穷火,尝观不尽油。"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无尽的火焰和耗不竭的油,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道法修持的深入和持久,不断探索内在的力量与智慧。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此句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只剩下一盏孤灯陪伴着诗人,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写实,也象征着心灵世界中的光明和希望,以及作者坚守内在信念的情景。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夜晚修炼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苏轼对于道法修持的专注与执着,以及他对内在力量与智慧不懈追求的精神境界。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
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学道未忘名,欲跨扬州鹤。
渊明赋归来,颇恨未恢廓。
平生刚褊性,敢避穷兽搏。
君诗如清琴,平淡犹贺若。
泠然山水音,妙响振林壑。
宁为太史走,岂事桓温幕。
乐哉吴望游,微凉生殿阁。
况兹积雨后,枕簟谢焚灼。
未能去三彭,便可休六凿。
跌宕文字间,诗酒自相酢。
气凌李杜豪,力振曹刘弱。
偏师攻长城,稍稍出方略。
山川助离骚,景象如宿约。
阴风起虚籁,暮霭昏城郭。
菡萏泛金塘,筼筜陨银箨。
卧看晓参横,坐待残月落。
不愁衣典尽,尊空莫起酌。
明朝醉复醒,生忧押垂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