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

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名为“通幽轩”的小屋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小轩佳致信通幽”,点明了游览地点——一个充满雅致的小屋,位于幽静之处,暗示了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接下来,“爽气侵人挟九秋”一句,通过“爽气”和“九秋”(即深秋)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仿佛深秋的凉风直接吹拂着人的身体,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光里,愿意再次探访这片宁静之地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前和平时代的珍惜,认为无需再为未来做过多的筹划,只需享受当下即可。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这里提到唐代诗人常建和东晋名士王羲之的侄子王徽之(字子猷),他们都是以爱竹著称的人物。通过将自己与这两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竹的喜爱之情,以及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高雅情趣。

最后,“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不仅随身携带了琴和书籍,准备在闲暇之余弹琴读书,还邀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享受这次清幽之旅。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现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其二松筠乡老

质朴古风存,家连水竹村。

旧蒙公子爱,兼得里人尊。

客至频倾酿,闲时自灌园。

西楼有枕席,高卧任乾坤。

(0)

挽霍元方处士七首·其六

浮生六十四年春,酒圣诗豪到处闻。

千里腾骧空冀北,一家清白傍淇滨。

箪瓢巷有高轩客,诗礼门无杂吊宾。

想见九原清节在,再歌哀挽荐溪蘋。

(0)

句·其二

立岸风大壮,还舟灯小明。

(0)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其一乍遇

南园粉絮漫天起。玉阑干外花阴里。初试薄罗衣。

金蝉颤欲飞。无端郎蓦见。划袜轻风扇。

惊起宿鸳鸯。裙拖绣一双。

(0)

小重山.饮张祖望从野堂

细草如烟野渚平。草中云突兀、是秦亭。

小堂开处日初晴。花满地,新竹叫残莺。

邀客坐吹笙。美髯都化雪、不须惊。

黄河天上赋新成。堪下酒,试诵与侬听。

(0)

洞仙歌.吴江枫老,以杂树閒之,尤鲜丽可玩,舟中读玉泉咏叶诸词,即用其韵以志幽赏

疏黄败绿,爱寒林江步。掩映吴枫冷红舞。

炫秋容、最是径转帆回,鸦背闪、点点夕阳明处。

暮山岚翠敛,持底明妆,认取笼烟几行树。

老去绮情删,沟水东西,愁更忆、题琼残句。

尽艳入、诗心比春花,叹谁识鏖霜,岁寒良苦。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