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拂金鞍玉坠腰,邻鸡催唤紫宸朝。
争如林下饱清梦,残月半窗松影摇。
霜拂金鞍玉坠腰,邻鸡催唤紫宸朝。
争如林下饱清梦,残月半窗松影摇。
这首诗是宋代士人某所作,名为《题廨壁》。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清晨时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霜拂金鞍玉坠腰”,这里的“霜”指的是早晨的露水,它象征着纯洁与寒冷。诗人用“霜拂金鞍玉坠腰”来形容清晨的景色,金鞍和玉坠是古代贵族骑乘时所佩戴的装饰物,这里用以比喻早晨露水覆盖在马鞍上,如同玉坠一般晶莹剔透。这个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他内心对于清新脱俗事物的向往。
“邻鸡催唤紫宸朝”,这里的“邻鸡”指的是邻近的公鸡,它们的啼叫声在清晨尤为明显。诗人通过“邻鸡催唤紫宸朝”这一句,传达了时间流转和日常生活的开始。紫宸是皇帝居所的代称,这里借指朝廷或朝代,暗示着朝廷的繁忙与庄重。
“争如林下饱清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林下是远离尘嚣的地方,“饱清梦”则意味着在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满足。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粹生活状态的渴望。
“残月半窗松影摇”,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时分,月光洒落在窗台上,而窗外是参天古松的景象。这里的“残月”和“半窗”营造出一种孤寂与静谧的氛围,而“松影摇”则增添了一种动态之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深时分对寂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界中生命活力无限的赞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歌,也是诗人个人情感和理想的一种抒发。
彼美人兮,河东旧氏,名姓争传。
问底事蛾眉,爱才念切,改装巾帻,择士心坚。
翠袖相投,红裙难认,老去尚书已可怜。
休记取,恁茸城诗句,久地长天。
只今回首当年,蓦京口、扁舟桴鼓阗。
更不较顾娘,泥涂容面,羞它卞女,泪洒兰笺。
道服随身,青丝毕命,含笑章台质独捐。
尤堪叹,便青楼如许,若个名全。
纸上幽花,闺中妙手,点染多姿。
是目空桃李,留心晚节,情耽泉石,寄兴陶诗。
不屑争春,应同倚竹,秋遍荒山人未知。
机窗畔、启琉璃砚匣,香露淋漓。云屏一幅相宜。
觉巧极、金针总未奇。
看纷披数叶,微分翠黛,萧疏几朵,淡研红脂。
耐冷襟怀,凌霜品格,想见拈毫欲写时。
分明似、是清风林下,霁月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