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何其。秋星暗水平池。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
误了汉皋佩解,料蚁珠九曲,不度愁丝。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
弹棋巾角,飞笺墨晕,去日来时。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
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
几怅望,是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漏尽人归。
夜何其。秋星暗水平池。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
误了汉皋佩解,料蚁珠九曲,不度愁丝。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
弹棋巾角,飞笺墨晕,去日来时。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
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
几怅望,是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漏尽人归。
这首诗名为《湘春夜月·和圣秋》,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沈曾植所作。诗人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夜深沉、情感复杂的画面。"夜何其"开篇,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和寂静的夜晚。"秋星暗水平池",通过暗淡的秋星和平静的水面,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诗人借子夜的清歌声调,暗示了内心的忧郁与不安,筝柱的颤动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确定的危机。接下来,诗人借汉皋佩解和蚂蚁珠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不度愁丝"更是直接抒发了愁绪之深。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诗人倚栏凝思,灯光映照下的身影与新月相映成趣,却也勾起更深的孤独与怀旧情绪。"弹棋巾角,飞笺墨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时光流逝的痕迹和书信传递的情感。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诗人感慨岁月如梭,珍惜当下,但又为风雨迷蒙的未来感到迷茫。"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寥,风吹落叶,引发无尽的思绪。
最后,诗人感叹"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直至"漏尽人归",夜已深,人已散,留下的是深深的惆怅与回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沈曾植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