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春夜月.和圣秋》
《湘春夜月.和圣秋》全文
清 / 沈曾植   形式: 词

夜何其。秋星暗水平池。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

误了汉皋佩解,料蚁珠九曲,不度愁丝。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

弹棋巾角,飞笺墨晕,去日来时。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

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

几怅望,是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漏尽人归。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湘春夜月·和圣秋》,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沈曾植所作。诗人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夜深沉、情感复杂的画面。"夜何其"开篇,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和寂静的夜晚。"秋星暗水平池",通过暗淡的秋星和平静的水面,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诗人借子夜的清歌声调,暗示了内心的忧郁与不安,筝柱的颤动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确定的危机。接下来,诗人借汉皋佩解和蚂蚁珠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不度愁丝"更是直接抒发了愁绪之深。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诗人倚栏凝思,灯光映照下的身影与新月相映成趣,却也勾起更深的孤独与怀旧情绪。"弹棋巾角,飞笺墨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时光流逝的痕迹和书信传递的情感。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诗人感慨岁月如梭,珍惜当下,但又为风雨迷蒙的未来感到迷茫。"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寥,风吹落叶,引发无尽的思绪。

最后,诗人感叹"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直至"漏尽人归",夜已深,人已散,留下的是深深的惆怅与回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沈曾植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沈曾植

沈曾植
朝代:清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猜你喜欢

即席赋得梨分韵无字

汉广偶萍实,南中饶木奴。

上林还见品,大谷未全无。

高露屑金掌,寒冰飞玉壶。

长卿故游倦,消渴暂应苏。

(0)

春日再游韦园仍用前韵·其一

春事携尊尽,清溪倚杖看。

山容薜荔古,水气桃花寒。

仗饮扶馀醉,为欢别起端。

如能念狂简,吾岂任簪冠。

(0)

上巳同茂秦子与顺甫游姚令园分韵·其二

小苑能栽竹,同心有握兰。

爱看春水漫,贪惜酒杯难。

日缓桃花暝,天留薜荔寒。

未须论节序,休沐便为欢。

(0)

春日郊游有怀于鳞

春甸堪吟醉,何妨藉草留。

醉扶天地语,吟压古今愁。

钜鹿山层去,卢龙日乱流。

将心向谁剖,真觉此生浮。

(0)

哭宋郎中文明·其二

忆昨清源里,高秋驷马停。

犹然称节使,忽尔返刍灵。

素旐寒仍发,朱扉雨自扃。

新阡数行柳,谁复记青萍。

(0)

送王佥事先生罢官归·其一

毋惊送君出,直道迩难任。

讵是无知己,翻然谐素心。

浮云看逝鸟,幽谷写鸣琴。

亦有临岐泪,苍生望转深。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