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书篷屋■,卧听雨声秋。萧瑟芙蓉渚,凄凉杜若洲。
何人游赤壁,无梦过黄楼。
欲觅鸱夷子,江湖渺白鸥。
枕书篷屋■,卧听雨声秋。萧瑟芙蓉渚,凄凉杜若洲。
何人游赤壁,无梦过黄楼。
欲觅鸱夷子,江湖渺白鸥。
这首明代袁华的《听雨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画面。诗人身处篷屋之中,以书为伴,静卧聆听窗外的雨声,营造出一种清冷的读书氛围。他将视线投向远处的芙蓉渚和杜若洲,这两个意象都与水边植物相关,增添了萧瑟和凄凉之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赤壁的历史遗迹和黄楼的传说,但自己却无梦可寻,只有现实中的雨声和江湖的广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如鸱夷子(泛指隐士)一般,在江湖间与白鸥为伴,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听雨这一日常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求。
山林远俗人,风月亲有辈。
凉秋半今夕,痼疾况少退。
诗怀客子哦,酒欠伯仁对。
百年等梦幻,一笑有成败。
秃巾倚枯松,赤脚踏断濑。
何当约二叟,胜践同一会。
久不观陶诗,仿佛如前生。
忽此迫重九,意是渠所我。
我方卧病中,斋居忘昏明。
不知檐雨落,但觉奔涛声。
两儿绝可怜,弱者才五龄。
深悯乃翁惫,取酒前为倾。
岁月已如许,我衰难复荣。
但愿此可安,闾里无异情。
何必议徙居,终焉计将成。
精金美玉当难朽,白衣苍狗终何有。
胡为径欲老东坡,应坐生时宿南斗。
何时斯文日再中,共推元佑超群公。
衮衣已易深衣古,醴酒宁思客酒浓。
当年政化方随日,诏访贤良设科十。
玉堂发策肆雄深,四海旁招无遁逸。
缅惟贞观图凌烟,功臣剑佩空跄然。
未如武德藏书府,至今名字星日悬。
君之曾祖我高祖,想象闻风谓千古。
书藏东里罔或存,集喜西台刊未睹。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
趣奇造异两邢子,置酒共亲灯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