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知黑白全无用,须信青黄不可欺。
若是狭长终有失,身形厚阔最迷痴。
定知黑白全无用,须信青黄不可欺。
若是狭长终有失,身形厚阔最迷痴。
这首诗名为《呆物(其一)》,作者是宋代的贾似道。诗中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定知黑白全无用",意味着单纯的认知黑白对某些情况来说并不足够,暗示了现实的复杂性。"须信青黄不可欺",进一步强调了颜色(青黄)也可能具有欺骗性,暗示了表面现象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差异。
"若是狭长终有失",诗人以形状比喻,指出过于狭隘或执着于某一方面的人容易失去平衡,可能遭遇失败。"身形厚阔最迷痴",则批评那些过于追求物质或形体壮大者,往往陷入迷惑和痴迷的状态,忽视了内在的智慧和精神层面。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即仅凭表面或片面认知难以应对世事,真正的智慧在于全面理解和适应变化。
小鬟虽丑巧妆梳,扫地如镜能检书。
欲买娉婷供煮茗,我无一斛明月珠。
知公家亦阙扫除,但有文君对相如。
正当为公乞如愿,作笺远寄宫亭湖。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铁。
若作世金铁,开士亦不现。
禅坐应念往,一钵千家供。
顺佛遗敕故,不宣示神通。
有为中无为,火聚开莲花。
无为中有为,甘露破诸热。
魔子目怖畏,我无怖畏想。
或欲坯镕之,为己富贵梯。
赖世主慈观,虎兕失爪角。
或得野狐书,有字不可读。
狐涎著其心,字义皆炳然。
却来观六经,全是颠倒想。
今世青云士,慎莫作此解。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前日见贤后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
少小看飞腾,中年嗟远屏。
风撼鹡鸰枝,波寒鸿雁影。
天不椓斯文,俱来集台省。
日月黄道明,桃李春昼永。
时平少犴狱,地禁绝蛙黾。
颇怀修故事,文会陈果茗。
当时群玉府,人物殊秀整。
下直马阗阗,杯盘具俄顷。
共醉凌波袜,谁窥投辖井。
天网极恢疏,道山非簿领。
何曾归闭门,灯火生寒冷。
欲观太平象,复古望公等。
贱子托后车,当烦煮汤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