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铁。
若作世金铁,开士亦不现。
禅坐应念往,一钵千家供。
顺佛遗敕故,不宣示神通。
有为中无为,火聚开莲花。
无为中有为,甘露破诸热。
魔子目怖畏,我无怖畏想。
或欲坯镕之,为己富贵梯。
赖世主慈观,虎兕失爪角。
或得野狐书,有字不可读。
狐涎著其心,字义皆炳然。
却来观六经,全是颠倒想。
今世青云士,慎莫作此解。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铁。
若作世金铁,开士亦不现。
禅坐应念往,一钵千家供。
顺佛遗敕故,不宣示神通。
有为中无为,火聚开莲花。
无为中有为,甘露破诸热。
魔子目怖畏,我无怖畏想。
或欲坯镕之,为己富贵梯。
赖世主慈观,虎兕失爪角。
或得野狐书,有字不可读。
狐涎著其心,字义皆炳然。
却来观六经,全是颠倒想。
今世青云士,慎莫作此解。
这首诗名为《铁罗汉颂》,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中通过描绘铁罗汉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敬仰和对世间追求物质富贵的警示。诗人指出,真正的修行者并非以物质形态示人,而是内心充满禅定与智慧,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弘扬佛法,而非追求个人荣华。他们遵循佛的教诲,不炫耀神通,而是以无为而治的方式,如同莲花在火焰中绽放,化解众生的烦恼。
诗中的“魔子”象征迷惑人心之人,他们试图将修行者视为财富的工具,但最终被世间的慈悲所感化,失去了攻击性。接着,诗人提到有人得到神秘的“野狐书”,看似难以理解,实则蕴含深意,那些不解其义的人反而陷入错误的理解。最后,诗人劝诫当世的达官贵人,不要误解佛法,要谨慎对待知识与权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和哲理,以及他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珠佩元消暑,犀簪自辟尘。
掩灯容燕宿,开镜待鸡晨。
去懒都忘旧,来多未厌新。
每逢忧是梦,长忆故延真。
杏小双圆压,山浓两点嚬。
瘦难胜宝带,轻欲驭飙轮。
篦凤金雕翼,钗鱼玉镂鳞。
月明无睡夜,花落断肠春。
解舞何须楚,能筝可在秦。
怯探同海底,稀遇极天津。
绿柰攀宫艳,青梅弄岭珍。
管纤银字咽,梭密锦书匀。
厌胜还随俗,无疑不避人。
可怜三五夕,妩媚善为邻。
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养形奔二景,鍊骨度千年。
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