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一》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一》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去住寻常事,千图万不能。

臂消月半寸,酝恋日三升。

徐庶卧龙代,燕昭死骏兴。

如臣真可放,圣主意深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中的第一首。全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无奈。

首句“去住寻常事”,点明了诗人对于离家与留居的日常抉择,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感慨。接下来的“千图万不能”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官场时的无力感,似乎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

“臂消月半寸,酝恋日三升”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母亲而日渐消瘦的情状,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煎熬与痛苦。这里将思念之情比作能让人消瘦的月光和能让人沉醉的酒,生动地展现了情感的深度。

“徐庶卧龙代,燕昭死骏兴”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徐庶代为出仕,燕昭王因爱才而使骏马得以兴盛,这两件事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诗人在这里或许暗喻自己虽有才华,但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与重用。

最后,“如臣真可放,圣主意深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君主深沉胸怀的期待。诗人希望君主能够理解并释放自己的才华,展现出对君主宽广胸襟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对家庭的深情以及对仕途的复杂感受,同时也寄托了对君主的期待与对人才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少年行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雠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0)

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0)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0)

七言送辛有终知鄂州

江汉交流古要津,高牙大旆压城闉。

昔尊丞相初开府,今属郎官试治民。

迎路壶浆因问俗,前车弩矢便行春。

由来美化先南国,遗乐犹应咏错薪。

(0)

祭常山回小猎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0)

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