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径罢呼鸾,高台不堪上。
奈此霜魄孤,悠然照林莽。
古径罢呼鸾,高台不堪上。
奈此霜魄孤,悠然照林莽。
这首诗描绘了羊城八景之一“越台秋月”的凄清与孤寂之美。诗人以“古径罢呼鸾,高台不堪上”开篇,仿佛在诉说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昔日繁华已不再,鸾鸟不再鸣叫,高台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接着,“奈此霜魄孤,悠然照林莽”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静谧画面中,霜气弥漫,月光如水,孤独地洒在林莽之间,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幽远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在特定时间和氛围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冷清相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莫五似裴迪,邈然清妙机。
喜读不急书,堆桉乱不齐。
兴来即相过,谈谐无町畦。
清坐或终朝,不避子与妻。
黄花长于人,色胜金留犁。
告我春种时,亲送斤竹溪。
大笑此言信,劳群十瓮齑。
我言亦妄耳,子试妄听奚。
赤丸黏天不可落,发兴欲坐扶桑閒。
平头奴子扇大扇,下视海水波如山。
自晓至暮去不得,垂颐喘气筋骨孱。
坐卧不成渐作病,心之烦乱何由删。
柏容健者能说鬼,落笔娭笑含讥讪。
伏枕张目懒动起,细听吟弄追痴顽。
转恨人生让若辈,带萝被荔从狸斑。
委去拘拘此形蜕,虽有寒暑谁能患。
蝉声停树蝇在壁,仰瞻雨意愁天悭。
暍死书生一芥耳,嗟哉禾黍关痌瘝。